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这段话是出自《太史公自序》,秦始皇一生创下千古功业,生前轰轰烈烈,死后仍然大气磅礴,同时秦始皇也是留下谜团最多的皇帝。
秦始皇陵中存在水银吗?
在考古发掘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下,秦始皇陵仍然以神秘的面庞矗立在骊山,这里所说的秦始皇陵主要是指秦始皇地宫,实际上,秦始皇陵中是否有水银一直也没有答案,但是通过多方印证,基本可以确定地宫中是有水银的。
秦始皇地宫中有水银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在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根据司马迁所记载的内容,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银存在,并且这些水银是按照当时秦朝的山川江河湖海进行布局的。
在《汉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记载,如果从这些文献资料上来看,秦始皇陵是有大量水银的。
此外,也有实验结果从侧面印证水银的存在。随着考古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两位地质学家通过采集秦始皇陵的土壤进行测验,两次的实验结果都证明秦始皇陵的封土中汞含量超标,并且在其他对照样本的土壤中却没有汞含量,这样的结果无疑证明了地宫中水银的存在。
还有更为直观的表现,在秦始皇陵附近的很多草本植物生长都受到影响,原因就是汞含量超标导致的。
从种种表现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银存在,同时在探测技术的支持下更是直接证实这一点。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地宫中的水银是根据山川江河湖海进行布局的,以水银来象征着秦朝疆域内外的山河湖海,这是古代人非常迷信的内容之一。
在古代人的观念中,生死都是大事,并且认为死亡就是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在秦始皇的眼中也是如此,即使在死后也要享受生前待遇,继续统治着天下,因此秦始皇陵的整体布局与都城基本保持一致,这也是古代人事死如生丧葬理念的重要体现。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是“机相灌输”,意思是通过机械设备保持水银不停地流动。
说到此处,不禁生出一个疑问,经过年的岁月后,水银到底还会不会流动?
人们接触水银最多的恐怕要数温度计,水银非常容易产生汞蒸气,这是一种带有剧毒性质的气体,如果进入人体会导致头痛发烧甚至是呼吸困难的情况。
正是水银的这种易挥发性,秦始皇地宫中必定充满了汞蒸气,而这种汞蒸气对于陵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让盗墓贼望而生畏,所以让人们更加有理由相信秦始皇陵还安然无恙。
秦始皇陵的安全性非常高,被盗掘的可能性并不高,不仅仅是因为有汞蒸气作为防护,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之初就专门针对盗墓贼进行防范,《史记》中记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也就是说只要有外人入侵到陵墓中,就会触发机关,强弓硬弩早已随时准备着。
水银具有非常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能够长期稳定存在,因此在秦始皇陵中存放上千年是没有问题的。
要想让液体水银流动,那肯定要保证有海拔高度差,这是自然流动,既然是自然流动,肯定是从高海拔地方流到低海拔地方,水向低处流是普遍现象。
实现水银流动并不困难,关键是经过年后水银是否还在流动,如果想要实现水银的持续流动,那必然要让水银从低处重新回到高处,这并不是容易的过程。
这样来看,如果秦始皇陵中水银历经千年之后还能流动就等同于永动机了,众所周知,这是违背物理规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在历经年后是不可能继续流动的。
但是这样的结论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可能会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水银的持续流动。水银持续流动所面临的最难的一个环节是将低海拔的水银重新回到高海拔的位置。
也许可以利用水银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转化实现。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熔点是-38摄氏度,沸点是摄氏度,也就是说在此之间的温度水银都是液体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根据分子动理论,水银的挥发程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
地层深度与温度也有着密切关系,当深度达到一定后,就来到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升高,大概是每加深米,温度就增高3摄氏度,根据秦始皇陵的纬度估计,常温层的深度大概在30米左右。
也就是说,在秦始皇陵所在的位置,是存在一种可能的,就是水银通过重力作用流动到低海拔位置,由于周围温度升高,导致水银挥发增强,通过一定的管道将汞蒸气传到高海拔位置,再因气温降低而成为液态水银。这样就可以实现将水银从低海拔位置传输到高海拔位置,也就能够保证秦始皇陵中水银的永远流动。
秦始皇陵充满各种各样的秘密和传说,比如秦始皇的棺椁是铜棺还是木棺,甚至秦始皇地宫到底有没有空间都是未解之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秦始皇陵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比如已经通过探测确定水银的存在,并且还给出地宫东南和西南方偏强,东北和西北方偏弱的结论。
期待有一天能够看到秦始皇陵地宫的真面目,到时候不知道又有怎么样的惊喜等待着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