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乙烯建设齐鲁速度成就企业精神
担当作为讲奉献人生能干几乙烯?
记者孙银峰
通讯员尹书国
在中学生眼里,乙烯是一种简单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H。
在农民眼里,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在科研人员眼里,乙烯是基础化工行业龙头,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齐鲁石化人眼里,乙烯项目建设是基础化工从0到1突破的见证。乙烯工程建设可以凝练成一种精神,化作一种信仰,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人生能干几乙烯,今日不搏待何时?”的时代呐喊。
年4月1日,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开工典礼举行,35年间他们实现了石油炼制到高端化工产业链的布局。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齐鲁乙烯速度”,锻造了“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齐鲁石化精神。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还搭建起了齐鲁石化和淄博化工行业起步的阶梯,成为淄博千亿石化产业的源头。新时代,乙烯项目则成为绿色化工的一个标志。
近日,在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工程开工建设3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齐鲁石化采访,对30万吨乙烯工程实现再认识。
(1)乙烯速度国务院点赞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一个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就可以实现时光倒流。
多少年来,有数不清的科学家在追寻超越光速的速度。固然时光难以倒流,可是时光的印迹却可以回溯,奋斗者的足迹仍可以追寻。
拂去历史的尘埃,时光指针退回到41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正在主动改变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那个年代奋斗者的目标,作为基础工业的石油化工成为国家着力补强的一块短板。
年初,当时的石油部、化工部组织国内各路专家,与日本、英国、美国、西德等国家的外商洽谈,引进大型化工成套设备,在全国上马四套30万吨乙烯装置,齐鲁乙烯即是当时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乙烯之一。年1月23日,国家计委批复齐鲁乙烯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当年4月1日,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汞山脚下举行开工典礼。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芮杏文,山东省委书记、省长梁步庭,化工部副部长冯伯华,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盛华仁为工程剪彩和奠基。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速度是唯一追求的目标。
翻看一张张纸泛黄的照片,肩扛人挑奋力建设,红旗招展漫卷西风。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3年多的时间,多个日日夜夜,汞山脚下银塔耸立、储罐列阵、机泵密布、管道纵横。万米动力主管廊,横贯南北。蜿蜒纵深60公里的排海管线,直抵渤海。多万米地下管道,多万米地下管线和多万米电缆,台大型球罐,多台设备吊装制作,实现百分百合格。
年5月30日18点30分,齐鲁30万吨乙烯装置化工投料一次成功,生产出合格的乙烯产品,创造了当时国际上乙烯装置投料开车的最快速度。6月1日零点,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开始引进乙烯,经过12天运行,13日零点,生产出合格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突破了我国气相法生产乙烯树脂零的纪录。
7月8日11点,一期工程最后一套装置,丁苯橡胶装置生产出合格的丁苯橡胶产品。至此,生产装置全部实现化工投料试生产一次成功,全部生产流程顺利打通。年9月26日,时任国务委员康世恩、国家计委副主任干志坚、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陈锦华、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山东省代省长姜春云参加齐鲁乙烯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剪彩仪式,为齐鲁石化乙烯建设项目喝彩。
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装置建设安装,还是产品产出效率,均创出了“齐鲁乙烯”速度,得到了国务院发电祝贺。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贺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
(2)中流击水惊艳世界
年4月11日,乙烯二期工程炼油配套建设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实现中交,5月20日产出合格产品,齐鲁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万吨/年,跃居全国首位。
年10月30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粒料,标志着齐鲁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在这片荒山上,他们用传统的办法建设起了一座现代化工厂。建设过程中困难从未中断,建设过程就是解决困难的过程。他们始终有一种气概,有一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概,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经过数万名设计者、施工建设者及中外专家的顽强拼搏和共同努力,齐鲁石化实现了从炼油向乙烯发展的提升,成为我国特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齐鲁石化乙烯项目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齐鲁石化人在施工现场锻造了“齐鲁石化精神”,成就了属于他们自己荣耀的“齐鲁乙烯速度”。这种速度虽不能超越时光,却惊艳了时光,惊艳了世界。
齐鲁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部建成后,淄博成为了中国重要的乙烯生产基地,每年可生产塑料5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烧碱20万吨,其他有机化工原料40万吨,每年可直接创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创利税8.8亿元。
建设过程中的一代代模范人物的故事,在齐鲁石化经久不衰。
当年,为了参加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年过半百的刘进森自告奋勇,从胜利炼油厂调到了烯烃厂。年,随着预定乙烯开工锅炉点火的日子越来越近,刘进森身兼指挥员和战斗员双重身份,白天处理日常事务,晚上研究技术资料,编写开工方案。他几乎24小时扑在现场,指挥着精制水、锅炉除氧给水、循环水、西消防泵站等控制点开车。一个个难关被攻破,乙烯开工锅炉成功点火。刘进森被誉为“登上齐鲁30万吨乙烯第一个台阶的人”。在清理精制脱盐水塔时,他第一个钻入人孔,蜷缩着身子装卸滤帽。每次出来时,头上冒着热汗,衣服被汗水湿透。他患有低血钾症,胃切除过三分之一。组织上照顾他,安排他到杭州疗养,他却溜出去找车间急需的脱盐水树脂。疗养一结束,他背回来30多斤。
知道邱纯书名字的人都忘不了令人心悸的一天:乙烯装置压缩区因雷电起火,为迅速控制火势,邱纯书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爬了上去。迅速查明火源。然后果断地向下面的消防队员疾声高呼:“快,朝我站立的方向喷水!”
(3)坚定企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责任
齐鲁乙烯速度背后是全国各地5万多名建设儿女的奉献和付出。
曾记否,他们对着大山庄严宣誓:人生能干几乙烯,今日不搏待何时?
从年30万吨乙烯开工建设至今,这句口号已经在齐鲁石化响彻了35年,成为一代代石化人接力奋斗的精神源泉。为什么这句口号能够成为齐鲁石化人振聋发聩的一问?乙烯为什么在齐鲁石化人的精神世界里占据如此巨大位置?
4月2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齐鲁石化党委宣传部部长高鹏告诉记者,当时建设一套乙烯装置非常艰难,当年的工程建设投资63亿元,这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投资了,建设乙烯项目使用了大量贷款,提前一天完成不仅能够节省贷款而且还能投产达效。“这是一种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工期提前一天就能提前一天产生效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企地共建的参与者,均对这一价值观达成了共识,最终我们提前两个多月实现投产。人生能干几乙烯?这也是公司精神在建设者身上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齐鲁石化公司精神也就是在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记载,年5月4日,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公司开展“什么是齐鲁精神”的全员大讨论,历经天的深入讨论,公司党委常委会确定“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为齐鲁石化精神,并在11月24日《石化工人报》一版公布。年5月,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一期工程建成。
在高鹏看来,人生能干几乙烯这句口号背后还有深层次含义。他说,当年的乙烯建设是为了解决基础化工原料“卡脖子”的问题,乙烯的缺乏已经危及到国计民生。齐鲁30万吨乙烯建成后,首先能够满足国防和民生发展的需求,同时可以实现产业链的拉长,为高端化工发展提供原材料,从这个角度看,这是完成的一项国家使命。
现任齐鲁石化烯烃厂厂长的朱宏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30万吨乙烯建设实现了石油炼制向石油化工的过渡,是基础化工工业从0到1的一个过程,可以说没有乙烯就没有现代化工。设备是进口来的,技术是引进的。“项目投资大,设备控制难,可是乙烯人就是这样从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的,靠的就是这种奉献担当精神。”所以,乙烯建设成为一代代齐鲁石化人的精神信仰所在。这是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一种自豪感,又是一种奋斗者的英雄气概!
齐鲁石化党委书记张绍光说,齐鲁石化“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就是形成于30万吨乙烯开工建设时期,这是我们的传家宝,更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励着齐鲁石化人砥砺前行。今后齐鲁石化将继续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新动力、更可持续的发展,回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回报社会公众对齐鲁石化的厚爱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