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的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后世的人经过勘探,猜测秦陵地宫内完全被水银所覆盖,而秦始皇的棺椁就漂浮在水银之上。那么这个猜测是正确的吗?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经过考古学家和地质专家的联合研究,再加上现有的机器设备探测,地宫内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反应。在秦陵封土的中心范围内,更是有一个强大的汞异常区域,专家们认定,封土中的汞异常现象,正是因为地宫内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后造成的。而且这个区域,其分布呈非常有规律的几何形,从而证实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因为几有规律的何形,就是用水银造出的江河、湖泊、大海。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炼丹术士们就已经掌握了将硫化汞分解,从而得到水银的技术。如果秦陵的地宫中,真的是以水银造出的江河大海,那么保守估计,起码要用到吨的水银。而且这些水银并不是随意遍布的,而是按照河流千川的流向,刻意设计过的,是非常有规律的。从勘探的信息来看,东南、西南的水银浓度最高,而东北、西北等却比较低,这正是我国渤海、黄海的位置,看来秦始皇很可能把祖国的江海河川,一起勾画进了自己的宫殿中。
除此之外,地宫中被水银覆盖,还有其他原因吗?他为什么要在地宫中使用如此之多的水银呢?相传,秦始皇以水银密封地宫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营造恢宏的帝王身份,还因为在地宫密闭的空间里,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汞气体,传言汞气体可以使遗体和陪葬品不易腐败。另外,汞是剧毒物质,地宫中到处都是致命的汞气体,如果有盗墓者闯进来,必然会因为吸入剧毒的汞而身亡。所以,以水银覆盖地宫,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此外,据说秦始皇还在秦始皇陵的外层铺设了沙海,类似于沙漠中流沙的效果,以起到第一层防盗的作用。如果盗墓者打穿了陵墓的封土,沙海就会倾注而下,将盗墓者活埋在流沙之中。而且,《史记》中还记载,秦始皇陵内还布置有暗弩、陷阱、机关等防盗措施,正是由于这些机关的存在,才使秦始皇陵几千年来都安然无恙。
最后,小坛子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纪录片,片尾时,考古专家语重心长的说:以目前我们的技术,打开秦始皇陵不是难事,但困难的是,因为时隔两千年了,里面的文物一旦接触空气,就会被风化掉,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办不到,就不要去破坏它,就把这笔财富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