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往往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无限的想象。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使得古人开始拿出各种各样的“药品”放入炼丹炉中,至少也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欲望驱使,才使得这个古代的炼金术士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
炼丹炉中国古代的术士,对于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专业术语,“丹”,也就是“丹砂”,这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方士的术语之一,原来是代指把朱砂放入炉火当中进行反复的烧制炼化,想用这种放来来制作出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丹药,也就是古人口中的“金丹”。到了后来,分了内丹和外丹两种,同时又把人体比喻成一口炼丹用的炉鼎,以静功和心法修炼自己精、气、神的,被称为“内丹”;使用炉火烧制来炼出的药石,被称作为“外丹”。
古代丹药实际上,丹砂就是“硫化汞”。对丹砂所进行的烧制炼化,使得硫化汞当中所含有的硫成分通过化学反应变成为二氧化碳,气化游离出水银之中,再使水银和硫磺通过一定反应进行化合反应,使其反应生成硫化汞。这看似简单的几步“炼丹”操作,恰恰是打开我国古代化学的先河,也为现代化学提供了大量有利的文献。虽然到头来,炼丹术并不能使古人得到自己绞尽脑汁也想得到的长生不老“仙丹”,但正是因为对于这样的灵丹妙药的追求,伴随着这样迷信的炼丹术的起源,也正是化学科学的启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古人们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和认知,也提高和丰富了对于元素的认识。尽管这不是炼丹术最早所追寻的目标。
丹砂在炼丹术的加持下,古人们很快就发现了某些金属与其他元素化合的一些化学反应。根据文献的记载,古时候的炼丹的方法被分为“水法”和“火法”两种,所谓的“火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中,太上老君使用火烧炉子,直接用火焰来加热的方法,这其中的炼制方法又可以被分为:煅、炙、抽、飞、炼、熔、伏等等方法。煅就是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和高温不断的加热;炙就是对炼制的对象进行局部加热;抽便是我们熟知的蒸馏;飞即是升华;炼则是对干燥的物质进行加热;熔是把物体加热使其熔化;伏则是通过加热使药的药性发生改变,使它变成不再是原来的物质。
炼丹炉古人所使用的炼丹术中,最早拿来炼制的材料大概就是“朱砂”,也就是红色的硫化汞。朱砂只要用相对于平常炼制的温度来说比较低的温度加热,很容易就可以反应分解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又非常容易在一起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汞,通过继续加热使其发生生化反应,就又可以得到红色状态的硫化汞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不复杂但是非常美妙和奇异的反应现象,刺激了古人的好奇和兴趣,使得参与炼制的人们纷纷前来观察这种在形体上容易进行变化的反应。但是由于在科学技术理解上的先天不足,古人没有办法去理解这种又可以是红色,又可以是黑色,甚至还能变成亮晶晶且不会随意流动的水银到底是什么原理。在古人的认知里,既然物质和物质之间可以这样随意变化,那就肯定意味着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制作黄金!
丹砂点铁成金在成为古人新的追求以后,人们对于炼金术更加深信不疑,于是在长年累月大量的实验操作后,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化学反应经验。到了东汉和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可以很好的概括水银的易挥发以及其容易和硫磺化合的特性,以至于到了唐朝,人们已经开始控制一次反应时,不同反应物在反应中应该有的剂量,甚至已经有了规范的操作顺序一说。宋朝时,炼丹家们已经开始使用已经通过汞提炼出的合金来制造“金粉”,首先利用他们手上的“金汞齐”,加入食用盐,然后通过蒸发来去除化合物中的水银,最后溶掉食盐,这样就可以得到留下来的粉末状的黄金,也就是这些炼丹家们所梦寐以求的“神丹”。
硫磺要知道,长久以来古代炼金师所用来实验的物质,一大半是化学中的化合物,所以在炼丹术盛行的古代,化学这门学科也在暗中飞速发展,虽然炼金术在健康方面毫无建树,但是它却孕育了化学这门学科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