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我国建国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敌对国家的入侵危险,在上个世纪与北方邻居的关系急速恶化后,我国提出了人民战争的作战思想。而手榴弹、步枪以及刺刀作为步兵三大利器,使得现代步兵能够很好地兼顾远近线面。尤其是手榴弹的发明使得步兵拥有了近距离火力压制的工具,更是直接改变了壕沟战和巷战的模式。在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下,自然就要做到人手有弹的准备。具体标准就是要做到解放军人手40枚、民兵(其实是全部平民)人手4枚。因此解放军67式木柄手榴弹的库存数量达到了十几亿枚,这还不包括地方上的土制手榴弹,有人估计总量可能有三十亿。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装备的非常现代化的解放军士兵仍旧使用67式木柄手榴弹训练的场景。
正在训练投弹的解放军士兵
67式木柄手榴弹的研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之所以研发67式,是因为部队官兵在使用63式木柄手榴弹时发现了许多重大的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则是使用不安全、投掷时早炸和易受潮瞎火等问题。为了解决63式手榴弹的种种问题,67式木柄手榴弹在研发时将63式的发火机构、内部药剂以及生产工艺都进行了改进。
《亮剑》中经典镜头手榴弹雨,剧中也曾吐槽当时的边区造不好用
首先是63式的发火机构,由于63式使用了铅拉火管与雷管直接卡合的结构,容易产生窜火造成早炸。所以67式研发时在拉火管和雷管之间增加了一节导火索,导火索一端与拉火管卡合,另一端与雷管卡合。通过这样的措施,67式很好地解决了63式容易早炸的问题。同时对于67式拉火管和雷管之间的结合部进行了涂密封胶防潮隔火处理,加之发火头药剂使用了硫氰酸铅取代雷汞,可以说67式已经完美地解决了63式的各种问题。随着后期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67式的可靠性和威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正如前文所提的,由于当时所宣传的人手有弹的口号,我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了大量的67式手榴弹。正是因为67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我国在那一段时间生产了数以十亿计的67式手榴弹。虽然67式在使用中有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扔得远等特点。但是随着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发展,以67式和77-1式为代表的一系列木柄手榴弹的许多缺点都暴露了出来。
与现代的无柄手榴弹相比,传统的木柄手榴弹存在着质量过大、体积过大、不易携带以及产生的破片数量少等缺点。所以我国就开始了新的无柄手榴弹的研发,目的就是用来取代已在军队中服役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木柄手榴弹。为了满足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作战需求,我国开始了82式无柄手榴弹的研制。作为一款防御手榴弹,82式内部填充有TNT炸药62克,爆炸时可以形成约颗杀伤破片,杀伤半径约6-10米。
我军目前大规模装备的82式无柄手榴弹
但是因为上个世纪生产的67式和77-1式手榴弹的库存数量太过巨大,在前几年部队在进行训练和演习时还是会大量使用这种老旧的木柄手榴弹,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常常会吐槽的原因。不过近年来随着部队投入力度的加大,大量的木柄手榴弹已经被销毁,人民军队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和使用无柄手榴弹。而从年的军事报道中,出现了一款型号未知的新型模块化手榴弹。作为类似于美军新一代的可拓展进攻型手榴弹,这款手榴弹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军的制式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