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奥林匹克宙斯巨像、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的太阳神巨像、阿尔忒弥斯神庙、亚历山大灯塔、中国秦始皇陵是被世界公认为古代八大奇迹。
其实,中国考古学家于年就已经发现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处也已经找到,但40多年过去了,却从来没有开挖的意思,究竟是为何?
一、78个故宫那么大,不能妄动
秦始皇从13岁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出动70多万的劳工,历时39年,直到去世后才草草完工。秦始皇陵共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如今大家所参观到的兵马俑三个墓坑,只是冰山一角。秦始皇陵地上陵冢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余米,地下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就有多个。规模庞大的皇陵,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迟迟不敢开挖。
二、5个足球场的真空环境,不敢打破
我国专家用了多种先进的勘测手段,还在封土堆中打了4万多个探洞,最终确定了皇陵的地宫的所在,就在35米深的封土堆下面皇陵的正中心,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米,南北实际长米,总面积41,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地宫最中间就是秦始皇的墓室。
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曾这样描述地宫——“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据此可以推断,整个地宫是密封的、真空环境。
在地宫中,地下文物处于真空稳定状态,可以保留很长时间甚至数千年不变。但一旦重见天日,会迅速氧化,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的技术实在无法达到开挖皇陵的要求。
三、数百吨水银分布,无法处理
秦始皇陵地宫内有大量水银,数量可能多达几百吨,甚至上千吨。按照司马迁的记载,皇陵地宫以流动的水银池仿制了一个大秦帝国的江河湖海和国家版图,甚至有种传说,连秦始皇的铜棺都是漂在水银上的。
这一做法除了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外,也可以让水银中的汞气体弥漫于地宫中,防止尸体和随葬品腐烂,也可以预防盗墓者盗墓,因为盗墓者一旦进入地宫中,就会吸入水银所释放的大量剧毒物质,从而导致中毒。
四、保护为主,国家禁止主动挖掘陵墓
陵墓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备受尊重。无论是从尊重古人,还是从尊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我国要求加强名人墓葬的保护工作,绝不能为了所谓的“研究”“求证”对名人墓葬进行发掘。为数不多的一些名人墓考古发现,都是因建设工程影响或遭盗掘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对于主动开挖皇陵,国家是明令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