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编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1)电弧灼伤:皮肤炭化发硬,红肿。
(2)火焰灼伤:皮肤起泡、干结。
(3)高温汽、水烫伤:皮肤发工、脱皮、起泡。
(4)化学品灼伤:皮肤烧伤、起泡、脱皮。事故征兆及发生条件:个人防护用品缺失,高温部位缺少隔离或防护,违规操作工器具,违规使用化学品等。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Ⅰ度灼伤损伤最轻。灼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
Ⅱ度灼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Ⅲ度灼伤是指皮肤全层灼伤。灼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呈黑色、炭化皮革关。破坏的经细胞可使灼伤局部呈鲜红色,偶有水疱,灼伤区的毛发容易拔出,感觉退减。Ⅲ度灼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Ⅳ度灼伤是指除皮肤全层灼伤外,还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骼等,也称为毁损性灼伤,修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用电设备有漏电现象;
1.4.2动火前未做好防护措施;
1.4.3管线泄露;
1.4.4作业人员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1.4.5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1.4.6蒸汽管线泄露未处理。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2.2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2.2.3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及时、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
2.2.4当班人员负责根据组长的指挥,进行现场救援所需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
2.2.5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2.2.6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
2.2.7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报警求救。
3.2.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2.4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报告流程见图一:
图一:事故报告流程
3.3应急处置措施
3.3.1.1高温灼伤(烧伤、蒸汽烫伤、开水烫伤、电弧灼伤):受伤者或伤势较轻,应立即至就近水源处,用干净缓和冷水冲洗伤口,然后去项目部医务室,由现场医务人员医院防治。
3.3.1.2化学灼伤: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可能除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生石灰和浓硫酸灼伤时,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冲洗,以免遇水后产热,加重灼伤。磷烧伤时应用水可湿布将磷与空气隔绝,以免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发生严重的磷吸收中毒。
3.3.1.3若伤势严重是,现场人员应大声呼救,同时报告现场负责人。
3.3.1.4现场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将受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同时报医院。
3.3.1.5项目部医务人员应立即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对灼伤部位医院救治。
3.3.1.6若伤势特别严重或受伤人数较多,现场处置小组必须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拨打急救电话求援。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3.4现场简单医疗急救
3.4.1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保暖和防冻
3.4.2无论何种原因使烧伤合并其损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时烧伤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医院处理
3.4.3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创面一般不涂有颜色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判断和清创对浅度烧伤水疱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疱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完整起到保护创面作用
3.4.4烧伤后伤病员多有不同程度疼痛和躁动应给予适当镇静、止痛
3.4.5烧伤病伤后2天内由毛细血管渗出加剧导致血容量不足,烧伤面积超过一半应立即输液治疗。因为休克很快就会发生无条件输液治疗时应口服含盐饮料不宜单纯喝大量白开水以免发生水中毒
3.4.6如遇严重烧伤者应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3.5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3.5.1报警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典型症状、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3.5.2报警电话
生产部调度室:车间主任:
车间安全员:急救
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
4注意事项
4.1应迅速脱离火场,如有衣物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来火焰。切忌站立呼喊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4.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用剪刀剪开脱去衣物,防止粗暴的动作将创面表皮大片撕脱。
4.3使用冷水冲洗衣,并用干净的物品包扎灼伤区域,防止感染。
4.4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
4.5烧烫伤后呸要立刻涂抹药膏,应用清水冲洗降温后再涂抹药膏。
4.6联系医疗单位救治时必须以就近为原则;
4.7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4.8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
4.9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