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6日,人类第一次将核武器应用于实战,9万广岛人在第一波爆炸中丧生,后来又有超过10万人死于核辐射造成的并发症。当人们震惊于原子弹惊人的威力时,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很不成功,它的爆炸威力远远不止这些,本来应该可以更大的。
“小男孩”原子弹采用枪式起爆方式。所谓枪式起爆,就是用一块高纯度铀去撞击另一块高纯度铀,质量超过临界值后就会产生链式反应,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然而在撞击过程中,两块铀尚未完全合并,就被自由释放的中子所引爆,造成核燃料利用率低下。“小男孩”共装药64Kg,理论上能产生相当于万吨TNT的爆炸能量,结果只有不到1Kg参与了反应,大约0.6g的铀完成了质能转换。这种低效率爆炸导致“小男孩”的核装药利用率还不到5%。
可见,核弹点火是发展核武器的关键技术。倘若能解决核弹点火问题,核装药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原子弹也就不是十万吨当量级别了。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又研发了内爆式原子弹,投在长崎的“胖子”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都是内爆式点火,但早期技术不成功,利用率差强人意。
氢弹的发明,将核武器当量直接提升到了千万吨级别。与原子弹相比,氢弹不受临界质量限制,威力大、放射小,唯一的放射性污染来自用于点火的原子弹;所需的氢、锂核原料理论上没有上限值,取之不尽。经过冷战时期的核竞赛,氢弹的威力大幅度提升,质量越来越轻。可以预见,一颗轻型百万当量的核弹造成的威慑有多大。
年10月,苏联试爆了人类史上最大当量的核武器——沙皇炸弹。当量达吨,弹体总重27吨,采用伞降式空投。此时,盲目追求核弹当量已无太大意义,如何准确快速投放才是关键。据说,苏联当局成功研发出了微型氢弹,以氧化汞锑作为中子原,体积只有棒球大小,当量可达万吨。
这种氢弹被命名为“红汞炸弹”,曾在电影《赤焰战场》中出场,它的存在令美国惶恐不已。它突破了传统的核武器投放方式,恐怖分子可以轻松地将其携带入境,悄无声息地在人群密集处引爆。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怀疑恐怖分子手中拥有红汞炸弹,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它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