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养鱼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爱鱼在不知不觉就去“取经”了。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
学生近日发现有些东西必须得和大家分享。
目的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人受到损失。
下面我们就关于常见的白点病进行探讨。
人心有一种恼人的倾向,即只把压倒它的东西称作命运。
《阿尔贝·加缪》
大家好,我是冰冰的石榴,最近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可以却没有好的素材,导致学生迟迟不能进行高效的创作,知道最近几日,学生无法在忍受让更多人的人在此受到损失;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常见的白点病。
我相信很多鱼友都会遇见过;但是如何进行处理,还是希望各位能够果断发言。
与更过网友一起探讨研究成果。
01开篇引导
关于很多病症,希望大家不要害怕;
因为你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对其没有了解,于是乎手忙脚乱,
最后观赏鱼还是去“取经”
下面学生将分享如何进行稳定自己的军心。
老话说的好:“袋中有粮,心中不慌”
各位还是要多多学习。
要学习必须要进行思考。
学生就“白点病”问题进行如下思考:
什么白点病?(认识白点病)白点病主要有什么危害?如何产生白点病?(观赏鱼是如何得白点病)白点病如何进行治疗?(生病就得医治)白点病如何进行预防?(如何防止下次的发生)追根溯源,你能想到什么最初始的问题?问题过多,我们一个一个进行思考。
记得
袋中有粮心中不慌;
明白以上问题你还会慌乱吗?
怎么来的——如何进行治疗——以后如何进行防治
02正文讲解
现在开始为大家分享干活;
现在认识一下什么是白点病
白点病又称为小瓜虫病。小瓜虫为重点考虑范围;
这是典型的寄生虫病。
一般都是发生在夏季初和秋季末,(水温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
25度为分界点,25度左右适合白点病的繁殖。上下波动值在3
白点病肉眼可以观察到,只要表现为白色的小点点,(实则是“脓包”)
白点病主要是由小瓜虫虫体引起的,肉眼可以观察到,表现为小白点。(不透明)
一般发病初期表现在尾鳍,而后散布到全身。
白点病带来什么危害
得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活动量减少食欲不振停留在栖息地休息在水草中“挠痒”精神萎靡一般会带来呼气困难严重会带来死亡以上是学生认为存在的危害,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白点病产生
白点病是由什么产生的那?
首先是由于小瓜虫虫体引起的;
其次是观赏鱼本身有关;
最后是和水质有关。
小瓜虫主要是由于水温偏低,长时间缺乏光照而引起的。(没有经常暴晒的水体,可能含有小瓜虫虫体)
因此在换水,以及日常的管理时候需要进行特别的注意。
还有一点;
小瓜虫虫体一般发生在夏季出秋季末。都为天气凉爽,水温偏低时小瓜虫虫体活动颇为频繁。
水温与季节。
现在知道小瓜虫产生的必要的两个因素了吧!水温与光照。
白点病如何进行治疗
这个可以说治疗方法都在重复同一个回答:
将水温升高到30度(首先要了解你的观赏鱼适不适合)水温升高期间每6个小时升高2度。(切记不可以着急)一般而言,当水温升高到30度,经过2~3天可以自行消失25度以上小瓜虫停止生长发育,而后表现为寄生在鱼体的表面。
30度时小瓜虫濒临死亡,带观赏鱼新陈代谢的作用下,将小瓜虫排出体外。
升温治疗法式最为安全的方法,其次还有药物治疗:
用2毫克/升硝酸亚汞溶液浸洗鱼体水温15度以下时候,浸洗2小时水温15度以上时候,浸洗1.5~2小时然后用清水饲养1~2小时,待小瓜虫自行脱漏后在放回鱼缸中药物治疗见效快。但是对观赏鱼刺激比较大。
备注:
用0.05%~0.07%的红汞溶液浸锡鱼病在5~15分钟,坚持2~3天
以上进行的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白点病如何进行预防
首先我们了解小瓜虫的弱点,然后攻其弱点:
在高温环境下不生长,甚至死亡多发病鱼夏季初秋季末预防建议:
将水温提高到25度以上进行喂养,
在发病前期提前将水温升高到30度。
尽早扼杀小瓜虫。
对于水质应加强管理,换水注意事项,需要经过暴晒。
夏季初秋季末应加强水温管理。
对于那么不适合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观赏鱼,应做好药物搭配治疗方案。
如果鱼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应加强水质的管控,
适当的让鱼见见阳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人会说我的鱼缸太大无法进行搬运。我想说太阳光是不是可以进行搬运?
光的反射原理。方法自己想。(嘿嘿)
追根溯源
大家知道学生为甚要多加入这一段分段吗?
其实观赏鱼生病,我们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原因;
自身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观赏鱼体型健壮,免疫力强,患病情况相对较少。
入缸时做好消毒工作。
外在的原因是水质管控等一些问题。养鱼先养水,不直达大家到底理不理这句话。
养鱼到底养的是什么?
学生认为样的是品性。养的是情操。养的是品德。
03文章点评
回到主题,对于白点病,学生都讲清楚没?
需要补充的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询问。(无伤大雅)
学生希望大家能够真真正正的爱上自己的鱼。
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照顾。
生活如此美好,我愿意你作伴。
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