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这是金属的通性;
密度、熔点、硬度、强度这些物理性质是金属间差异比较大的物理性质。
在金属的物理性质中,有一些特殊的金属我们需要记一下: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最轻的金属是锂,最重的金属是锇;
最硬的金属是铬。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多数金属都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
(2)与稀盐酸或者是稀硫酸反应
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或者是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例如:
(3)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较活泼金属可以和不活泼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例如: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2)和(3)所发生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对于置换反应,我们前面做过总结,它是我们初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其定义就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通式是:
A+BC=AC+B
3.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告诉我们的道理:
(1)排在越前的元素,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H前面的金属,是较活泼的金属;排在H后面的金属是不活泼金属。
(3)排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把排在后面的的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所以说铝、铁、锌等之所以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氢气,就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它们排在氢的前面。同样,铁、锌可以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铜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其实就是由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决定的。
对于金属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们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以及计算题都有可能考到。考察的知识点也不外乎我们今天总结的这些,难度总体来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