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电池回收?
电动汽车、储能产业迅猛增长带来的原材料紧缺。
不适当的处置方法会造成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气体释放,导致环境问题。
废旧电池中Li和Co的含量远高于矿石中的含量,回收价值高。使用回收的正极材料可以节省锂电池总成本的20%以上。
各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法规
美国
在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拥有对锂离子电池处置和回收的权力。有两项与锂离子电池回收有关的联邦法律。第一个是《含汞和可充电电池管理法》,该法案要求销售铅酸和镍氢电池的公司和商店接受废旧电池并进行回收利用。铅酸电池的回收被视为未来锂离子电池回收法规的潜在模板。第二部法律是《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它规定了处置非危险和危险固体废物的法律框架。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途径可能会受到危险废物法规的约束。
欧盟
目前,欧盟拟定了新法规草案(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电池和废电池,废除指令/66/EC并且修订法规(EU)No/(COM()的法规提案)。本提案涉及对有害物质(所有电池)的限制、报告、标签和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碳足迹的最高水平、回收钴、铅、锂和镍的最低水平、性能和耐久性、可拆卸性和可替换性,安全、标签、健康状态和预期寿命信息以及电池通行证。根据这项规定,制造商必须提供电池的耐久性和性能数据,并负责电池材料的来源。其中“电池通行证”是让最终用户知道电池包含什么,材料来自哪里,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以便对电池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进行监控。然而,开放设计、公共材料组成和供应链的要求可能会对欧洲电池制造商不利。所以目前该规则尚未正式颁布。
欧洲各国
欧洲各国对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也有不同的政策。
英国没有针对锂离子电池的明确规定,政府曾建议对电池回收和电池租赁征税或补贴,但并未实行任何法规。
德国有针对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监管框架。如《德国回收法》、《电池回收法》和《报废汽车回收法》。强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明确了制造商、消费者和回收商的回收责任。
法国政府很早就曾颁布废旧电池回收的法令,后来,条款经修改更加完善,强制生产、经销商对电池进行收集、分类和回收的工作,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进行管理。
中国
中国制定了各种管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条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条例》等。涵盖了锂离子电池制造和回收的许多方面。还有一些政策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境外的回收。如年颁布的《关于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有关事项的通知》限制了特定类别废物的进口;年,该禁令扩大到所有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废物。
亚洲
在日本,很多法律都规定了电池回收政策。JBRC(日本便携式电池回收中心)管理日本电池回收。
印度在今年也发布了废旧电池管理新规,规定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和涉及回收,隔离,运输,翻新和回收废旧电池实体企业应承担的相关责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会建立线上集中注册ERP进行系统化管理。
澳大利亚没有相关的回收政策。
目前电池回收的技术挑战?
不同电池结构导致拆卸和预处理困难。
多种正极材料混用增大提取难度,且循环后会有结构损伤,很难恢复其原始结构和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多样性、复杂性、缺乏监管和非标准化,降低了回收的利润,使其在经济上不可行。此外还有大规模收集、运输和储存等物流方面问题。
总结
不论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是必要和紧迫的。各国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