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河湖中泛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理,人类也没办法完全消除它们。然而,就是这样一种被人们称之为“绿色垃圾”的植物,却被柬埔寨人当作发家致富的“法宝”。同样是水葫芦,为什么人们的态度差别这么大,难道柬埔寨人有什么“变废为宝”的秘诀不成?
引进
年,当美国植物学家最初见到原产于巴西的水葫芦时,就被它膨大的绿色叶柄和鲜嫩的蓝白色小花深深地吸引了。他将这株美丽的植物带到了美国的世博园里。人们看中了水葫芦作为绿色植物净化水质的能力,尤其是它强大的繁殖能力,让美国人兴奋地视它为“新世纪的环保神器”,并且开始在国内的河湖中四处播种。
由于美国在当时经济和科技上的世界地位很高,所以这个做法一下子就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大家心想,连美国都在种水葫芦,咱们跟在他身后指定不会错。于是又有超过50个国家陆续将水葫芦引进到了本国,其中就包括日本、越南、柬埔寨,乃至一些非洲国家。
而我国也同样在引进这种植物,据说在年的时候,慈禧太后因为看中了水葫芦花的颜值,便将它们引进了自己的后花园。后来,这些水葫芦因为繁殖速度太快被清理出去,进入到了民间传播。
水葫芦的繁殖速度确实是非常惊人的,它们的植株数量在5天内就能增加一倍,一株可产生粒种子。这些种子可以不受限制地无性繁殖,20株植株在短短8个月内就能繁殖出万株,从而填满整个水域,将清澈的河湖变成一片绿色的“草场”。
而且那些没有足够生长空间的种子,还能沉积到水底成为“预备队”,存活5年到20年时间,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完全不会有灭绝的时候。正因为这种繁殖效率,到30-40年代的时候,我国农民们很喜欢拿它们来当猪饲料。
后来,随着新中国成立,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含有大量高浓度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农业化肥、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物被排入河湖中,形成了非常普遍的水体富营养化,这给水葫芦的泛滥提供了契机。当时,长江各个流域都像是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水葫芦的危害
本来作为一种绿色植物,水葫芦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还能够吸收锌、铅、汞、镍、镉等重金属,去除水体悬浮物,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数量众多的水葫芦却将水面遮得严严实实,不仅会堵塞河道,还会导致河底的水草见不到阳光,也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为水下的鱼类提供氧气。
最可怕的是,水葫芦到了枯萎期,大量的根茎腐烂在水底,这个过程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河湖中的鱼类因为缺氧而死。大量生物体尸体在河水中腐烂变质,就会加剧缺氧的状况,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不仅会加速水体恶化,还会导致大量生物灭绝。
上世纪初,滇池水体中,%水体含有水下水草,但是由于水葫芦的肆意扩张,到了90年代湖中的水草含量已不足1.8%。而且滇池中16种水生生物也在水葫芦的灾难后销声匿迹了,有一半以上的原生鱼种面临灭绝的危机。
另外,我们说水葫芦可以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但其实水葫芦无法彻底清除重金属,一旦它们死亡,体内吸收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仍然会重新释放出来,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所以必须要将它们打捞上岸,再进行无公害处理。说说容易,但是数量众多的水葫芦要放到哪里去处理呢?很多人说把它们晒干了,当饲料喂给家禽吃不是挺好的吗?
实际上,因为水葫芦吸收重金属物质的特性,所以把它们喂给家禽,只会让毒素在各类家禽的肉里积累,最终,这些毒素会随着人类的食用进入我们的腹中。
同理,把水葫芦花拿来吃或者把水葫芦拿来做肥料的做法,也会因为重金属污染而难以实施。而且,由于水葫芦的含水量高达95%以上,所以想要制成肥料,高昂的运输和烘干成本就会让你知难而退。
为此,我国曾经为了消灭水葫芦可是费尽了心思,比如用专门的船只将水葫芦搅碎,投放天敌象甲虫,人工捕捞,控制污水排放等,每年几乎要为此花上亿元资金。结果却收效甚微,但是在柬埔寨,却有一套独特的消灭水葫芦的好办法。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利用水葫芦的呢?
柬埔寨水葫芦
这两位头戴小草帽的柬埔寨妇女,正坐在船上,四周密密麻麻的水葫芦把她们围得密不透风,但她们脸上却洋溢着劳动的满足感。其中一名妇女不断从河中摘下一把水葫芦,拿着菜刀将上面的根叶砍掉,只留下一条条细长的茎秆放在船上。另一位妇女一会儿剥离水葫芦的茎秆,一会儿将水葫芦里流出的水从船里舀出去。
不一会儿,她们就带着一捆又一捆的水葫芦满载而归了,她们将水葫芦平铺在水泥地或者船板上,任由阳光暴晒两周时间,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水葫芦里面含有多种植物纤维,将它们晒干后得到的茎秆,可以用来编织包包、篮子和地毯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同时,为了让水葫芦茎秆的颜色更加鲜亮美观,柬埔寨人会先用清水把晒干的水葫芦秆清洗一遍,然后放到炭火上熏蒸,最后将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用来编织不同的工艺品。
这些成品虽然材料简单,但是在心灵手巧的柬埔寨人手上却编出了花,它们的外观花纹种类丰富,看上去结实耐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那么,这些工艺品真的有市场吗?和印度使用黄麻编织的手工艺品一样,它们都是纯天然的植物纤维材料,所以很受欧美等环保人士的欢迎。这些纯手工编织的物品人工成本很高,售价非常昂贵,比如一张地毯就需要两三个人编织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利润大概有美元,约合人民币元。
这个收入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很低的,但对于柬埔寨的农村人来说却已经是高工资了,所以很多人都加入到了编织水葫芦的行业中来,他们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村庄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小型手工作坊,并与国内的商场和外贸公司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