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牢守发展中的生态红线和资源底线,从做优做细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了管当下又谋长远、抓具体又抓全面、重数量更重质量的科学发展路径,将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理念持续推向深入,取得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生态保护不断加强。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复垦土地亩、恢复林地3.88万亩、新增草地1.8万亩、石漠化治理2.55万亩、山林封禁保护亩、河道治理千米、退耕还湿4.2万亩;长江经济带乌江、赤水河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亩,完成率68.5%。加快推进矿山集中“治秃”行动,建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涉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耕地保护坚强有力。耕地保护体制机制日趋完善,耕地管控型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不断强化,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保护优质耕地资源,率先在全国明确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定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制定15条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具体举措,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绿色矿业持续发展。推进开阳县磷矿、瓮安-福泉磷矿、安龙县金矿业示范区、盘州煤矿、金沙县煤矿、清镇铝土矿、普定县铅锌矿、松桃自治县锰矿等8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万山、金沙、瓮福、鬃岭、乌江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区建设。铜仁万山汞矿通过工程治理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对全区历史遗留、破坏土地等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让“砂地”重披“绿衣”。将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山公园建设相结合,撬动市场资本投入20亿元,促进矿山旅游潜力挖掘和展现,推动地方实现了由“卖资源”向“卖风景”的转变,帮助户贫困户搭建了就业创业平台,人通过入股分红实现脱贫目标,直接解决人就业,间接拉动就业0余人,年9月万山区顺利实现脱贫出列,近三年经济增速连续高于全国、贵州省和武陵山区平均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