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铜B.汞C.铝D.钨
2.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在选择铸造纪念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导电性D.金属的延展性
3.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耐酸性
4.生活中金属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熔点高B.良好的导电性
C.硬度大D.银白色的光泽
5.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6.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C.银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8.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
A.银B.锡C.铝D.镁
9.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10.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11.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12.关于工业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石用于炼铁是因为含有大量单质铁
B.焦炭的主要作用是不完全燃烧制取CO
C.在高炉中冶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纯铁
D.高炉的尾气成分为CO2,可以直接排放
13.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在表面刷漆B.在表面涂油C.在表面镀铬D.用湿布擦拭
14.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小明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如图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Ⅰ中观察到了红褐色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和Ⅱ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
B.Ⅰ和Ⅲ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H2O
C.Ⅰ和Ⅳ说明H2O和O2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
D.Ⅲ和Ⅳ说明铁制品锈蚀跟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
15.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
B.L端液面比R端液面低
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都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16.铁、铝、锌、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四种金属,下列关于铁、铝、锌、铜四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生锈
B.可以用稀硫酸鉴别真假黄金(假黄金即黄铜:铜与锌的合金)
C.可以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D.铝锅脏了不能用钢丝球沾稀盐酸擦洗
17.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可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
B.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植物油有关
C.乙实验可探究物质的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温度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D.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18.金属铜在自然环境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下列关于铜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锈由四种元素组成
B.铜锈不是纯净物
C.铜锈生成与O2有关
D.铜锈空气中受热分解将有红色物生成
19.阅读下列材料。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其性能和用途如图所示。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
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例如硬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将某种铝合金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其中的铝会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近年来,为满足某些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又设计和合成了许多新型合金。例如: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
(2)钢的含碳量是 ;可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的是 碳钢。
(3)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利用了硬铝 (填标号)的性质。
A.密度小
B.强度高
C.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D.硬而脆
(4)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合金。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写出用CO和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 。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序号)。
①Al3+ ②Al3+、Fe2+ ③Al3+、Fe3+④Fe2+、Cu2+ ⑤Al3+、Fe2+、Cu2+
例题
1.
B。
汞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故四种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汞。
2.
C。
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可知:铸造出的纪念币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硬度较大且硬币价值与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不是铸造硬币所考虑的因素,
3.
C。
A、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B、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导热性,故选项错误。
C、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正确。
D、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耐酸性,故选项错误。
4.
B。
A.不是所有的金属熔点都很髙,有一些金属熔点较低,例如:汞,故A错误;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B正确;
C.不是所有的金属硬度都很大,有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例如:铅硬度很小,故C错误;
D.金属不同金属的颜色可能不同,如铁是银白色但铜是紫红色,故D错误。
5.
B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不都是固体,如汞是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
D
A.常温下大部分金属都是固态的,只有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态,选项说法错误;
B.钢和生铁均为铁合金,均是由铁和碳组成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H后面,所以银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
C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A错;
B、钢是铁的合金,不是纯净的铁,故B错;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故C正确;
D、虽然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储量较少,所以不能作为电线的主要材料,故D错。
故选:C
8.
A。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排序为:Mg>Fe>Sn>H>Ag;则金属银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9
C。
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
10.
B。
A、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氢气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由2Al+6HCl=2AlCl3+3H2↑可知,每消耗54份质量的铝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溶液的质量增加幅度变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容器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11.
D。
解:Mg+H2SO4=MgSO4+H2↑
10g40.8g
Fe+H2SO4=FeSO4+H2↑
10g17.5g
Zn+H2SO4=ZnSO4+H2↑
10g15.1g
酸的质量小于15.1g,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15.1g之间时,镁=铁>锌;
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40.8g之间,或酸的质量大于40.8g时,镁>铁>锌;
12.
C。
A.铁矿石中主要含有铁的氧化物,而不是铁的单质,故错误;
B.工业炼铁中利用了焦炭的可燃性,提供热量;又利用其还原性,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C.工业炼铁得到的是生铁,含有碳等杂质,不是纯铁,故正确;
D.高炉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以免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13.
D。
A、在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B、在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C、在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D、用湿布擦拭,金属制品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正确。
14.
D。
A、Ⅰ中铁钉生锈,Ⅱ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Ⅰ中铁钉生锈,Ⅲ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Ⅰ中铁钉生锈,Ⅳ中纯铁钉不能生锈,说明H2O和O2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该选项说法正确;
D、Ⅲ和Ⅳ不能说明铁制品锈蚀跟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这是因为除去铁钉不同外,其它物质不完全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5.
D。
A、b管中铁钉不与水接触,所以不会锈蚀,故A错误;
B、因为a中的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L端液面高于R端液面高,故B错误;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故C错误;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D正确。
16.
C。
A.生铁中含有少量其他物质,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生锈,说法正确;
B.金与稀硫酸不反应,而黄铜中的锌能与硫酸反应释放出氢气,所以可用稀硫酸鉴别真假黄金,说法正确;
C.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说法错误;
D.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说法正确。
17.
B。
A、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18.
D。
A、由Cu2(OH)2CO3可知,铜锈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锈生成与空气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铜锈空气中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将有黑色物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19.
(1)钢;(2)0.03%~2%;高(3)ABC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1)由题干信息可知,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故填:钢;
(2)钢的含碳量为0.03%~2%;高碳钢可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故填:0.03%~2%;高;
(3)硬铝的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故填:ABC;
(4)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故填:钛;
(5)铝会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填:2Al+2NaOH+2H2O=2NaAlO2+3H2↑。
20.
(1)
(2)①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成稀硫酸;
(3)实验Ⅰ中未反应的铁粉与实验Ⅱ中过量的硫酸铜溶液继续反应生成铜,②⑤。
(1)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由于铁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所以可以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
(3)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用文字说原因实验是:Ⅰ中未反应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铁粉没有剩余。当铁与硫酸铜恰好反应时,那么,滤渣中所含金属离子是Al3+、Fe2+,若铁的量不足,滤渣中所含金属离子是:Al3+、Fe2+、Cu2+,故选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