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
文献记载:
《滇南本草》仙遗粮:性平,味苦微涩。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药典(版)》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用法用量:15~60g。
云说:本品被洋人称为中国根,是治疗梅毒的专药。陶弘景记载形似菝葜,称禹余粮,还有一个别名叫白余粮。本品现在也是用于中药抗癌治疗的要药。
《医方考》
口齿舌疾门第六十四
冰片
热证多舌出。有病愈而舌不能入者,以冰片分许,末其舌上则入。所以舌出者,热实于内,而欲吐舌泄气也;所以不能入者,邪气久居,舌强而不柔和也。冰片味辛热而气清香,可以利窍,可以柔筋,可以泄气,故得之而舌入矣。
云说:舌出口外,基本病机是热引起。冰片走窜之力较强,所以用冰片利窍的作用治疗官窍的病。只不过,药性辛苦、凉,对于热证恰到好处。这也就是不用麝香的原因。吴昆记载的辛味有点出入,也是历史上不同本草记载的差异,我觉得是。
冰片历史上用的天然龙脑香,上等品称为梅片,是明清东南亚各国和天朝的朝贡贸易的主要货物。也有另一个品种,从菊科艾纳香提取升华加工的结晶体,称为艾片。艾片品质稍逊于梅片。现在用的是樟脑、松节油等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品。
云治疗神志病用冰片,开窍作用强劲,毕竟麝香很贵啊~
督脉-囟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针法:平刺0.3~0.5寸;可灸。
云说:本穴位具有通鼻窍,清风热,定神志的作用。
(图片来源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