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的家庭教育极其失败,且看

一前言

#红楼梦#读红楼,说教育,今天说一说《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

《红楼梦》一开始就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点明贾府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文中贾雨村这样说道:

“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但就是这样教子有方的贾府,事实却是,其家庭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不能不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今天就谈谈贾府的家庭教育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之一——棍棒式教育要不得!

二贾府的棍棒式教育

通观《红楼梦》文本中的家庭教育,棍棒式教育这种方式出现的次数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主要来看看荣宁两府的情况。

首先,作为《红楼梦》主角的贾宝玉,就曾经遭受了来自父亲贾政的棍棒式教育。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有一个经典片段,描写的就是贾宝玉挨打。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因为忠顺王府蒋雨涵的事情和金钏自杀的事情,对贾宝玉一番痛打。这番打有多厉害呢?且看文中描述: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斯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这样的家暴现场,就是放在现代社会,那也是恐怖至极啊!

再来看宁国府里存在的棍棒式教育。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荣国府的资深家奴赖嬷嬷对宁国府的家教是这样说的:

“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竞是审贼!”贾珍的爷爷,那就是贾代化,对自己的儿子贾敬,竟然像对待贼一样。

明清时期,对于犯了盗窃罪的贼,那是有可能被判死刑的,由此也可以知道,审贼的场面,肯定是非常血腥暴力的。所以说,宁国府的棍棒式教育比起荣国府来,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即便是作为贾府私塾的老师——贾代儒,对待自己唯一的孙子贾瑞,同样采用了以棍棒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

《红楼梦》文本中写道,“原来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这里所谓的“最严”,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但从贾瑞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夜未归,回家后遭受的事情来看,毫无疑问就是一番毒打。

“代儒道:‘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因此,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工课来方罢。”

综上所述,在荣宁两府,棍棒式教育不但很常见,而且出手狠辣,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可谓残忍之至。

三贾府棍棒式教育的效果

作为棍棒式教育的施加者,自然希望自己的一番痛打能让被打者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读书,去长大成人,但结果呢?却往往事与愿违。

从具体结果来看,贾府的棍棒式教育不但没有让被打者警醒,反倒负作用非常明显,使得被打者后来完全朝着施暴者预期的相反方向发展。

首先看贾宝玉被打后的情况。

贾宝玉被暴打后,很多人都去探望,其中,薛宝钗探望贾宝玉时说了一番话后,贾宝玉的反应是,“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有丝毫悔改之意吗?没有!

林黛玉前去探望贾宝玉,劝他,“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贾宝玉的回答却是,“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里的反应,不但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反倒是“其志弥坚”了。当然,这里的“志”并非父亲贾政期望的科举之志,而是继续自己原来的“儿女堆里混”。

那么宁国府“竟是审贼”的棍棒式教育效果又如何呢?且看施暴者贾代化的两个儿子,一个八九岁上便死了(是不是打死不好说,但有这个可能),次子贾敬虽然科举高中进士,但却“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放在心上”。这就是宁国府棍棒式教育的结果,儿子们的发展方向,完全背离了父辈们的期望,棍棒式教育完全失败。

至于“老儒”贾代儒棍棒式教育的对象贾瑞,同样被教育成为一个道德败坏的公子哥,并且早逝,这也直接导致贾代儒这一支绝了后,完全和长辈的希望背道而驰。

四棍棒式教育的本质

棍棒式教育的本质,在封建社会,其实就是父权的体现。父亲把儿子完全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完全等同于皇帝和臣子。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子关系也同样如此。试问这样的关系定位下,棍棒式教育岂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父权这些封建的东西,但在某些家长的内心,其实残存着父权等落后思想。在这些家长的内心,把自己本应对孩子尽的教育培养职责,却看作自己管理打骂孩子的权力。在这些家长眼中,根本没有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既不会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也不理解平等的真正含义,更不要说对孩子的尊重了。

虽说有时候棍棒式教育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何况从贾府的棍棒式教育效果来看,棍棒式教育的对象如果是口服心不服,那这样的棍棒式教育其实是失败的,并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最终甚至可能出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结局。

五写给家长的话

对待孩子,既生之,则养之;既养之,则育之,否则,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极其不负责任。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只不过停留在生养阶段,错误地认为育人的责任主要在学校,其实不然。

其实,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第一任老师,其实就是父母。在所有对孩子成长能施加影响的人群中,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而父母能否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红楼梦》一书中可知,棍棒式教育这种暴力教育模式,反映出了教育者非常低级落后的教育理念,早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即便是国家允许的惩戒教育方式,也避免使用体罚等暴力方式,作为家长,更应该从无数反面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放弃棍棒式教育,学习更先进,更有效的教育模式。

棍棒式教育在我们国家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和基因,“棍棒底下出孝子”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即便是现代社会,“狼爸”、“虎妈”们也有很大的市场。但家长们切记:教育要考虑的是孩子的终生幸福,而不是一时的成绩好坏。

亲爱的小伙伴,你是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中的棍棒式教育呢?欢迎在此留言评论,发表你的看法。我是指尖教育天下,愿和你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0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