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都有些什么特点

上了年纪后,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随之升高,这跟血管硬化息息相关。年龄超过65岁,没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非同一天测量3次血压舒张压超过90毫汞柱或是收缩压大于毫汞柱,则被判断为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常常因为血压波动幅度过大而诱发合并症,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1、收缩期高血压

几乎所有的老年性高血压都是收缩期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压较高,舒张压正常或稍微偏低。

2、脉压差大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越来越弱,动脉持续受到血液冲击,从而造成收缩压升高,收缩压偏低,导致脉压差比较大。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都同时降舒张压和收缩压,目前为止还没有只是单纯能降收缩压的药物。

3、昼夜波动比较大

老年性高血压昼夜波动较大,由于昼夜节律异常,从而降低治疗效果,以至于会产生合并症。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损害心脏、大脑和肾脏以及眼底等重要器官,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风险,甚至会导致失明。另外,老年人常常因为某些因素而出现餐后低血压或是体位性低血压,这些因素包括情绪、体位改变以及进餐等。

4、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部分老年人往往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脂、腹型肥胖、高尿酸以及糖尿病等,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会诱发肾脏病变和眼底疾病。

5、易发生盐敏感性高血压

随着年龄增长,味觉功能以及胃肠道功能逐渐下降,无法灵敏的感知食物咸淡程度,一般制作食物时会加入太多食盐或是偏爱于腌制食物。因为摄入太多盐而造成盐敏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盐敏感性高血压。部分老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钙化,袖带加压时不能更好的压缩肱动脉,测量的血压可能比动脉内侧压值比较高。所以会呈现假性高血压。

此类高血压对降压药物耐受性比较差,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降血压的速度,血压也不能降得太低,以免因为低血压而带来意外伤害。

温馨提示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血压大于/90毫汞柱,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搭配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应把血压降低到/90毫汞柱以下;若年龄超过80岁,血压大于/90毫汞柱,那么需立即服用降压药物,保证把血压控制在/90毫汞柱以下,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应把血压降低到/90毫汞柱以下。

值得提醒的是,初次治疗时需采取小剂量药物,然后再根据血压监测结果慢慢的增加用药剂量。首选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药物就能稳定24小时血压。与此同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5克。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开启健康虎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5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