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实现大气压强下的最高超导温度,为寻找

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纳斯(HeikeKamerlinghOnnes)发现,金属汞的电阻在4.2K的低温条件下会突然消失,后凭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百多年来,各类超导材料陆续被发现,为基础研究和科技应用带来了巨大革新。然而,如何持续提高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问题。

这里要提一下美剧《生活大爆炸》,主角谢尔顿的姓氏库珀(Cooper)取自美国物理学家利昂·库珀(LeonCooper)。

《生活大爆炸》中的主角谢尔顿·库珀(SheldonCooper)(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利昂·库珀最出名的成就,便是联合另两位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JohnBardeen)、以及约翰·罗伯特·施里弗(JohnRobertSchrieffer),提出了BCS理论(Bardeen–Cooper–Schrieffertheory),核心内容是原子质量轻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德拜频率,是实现高温超导的理想候选元素。

由于氢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它一旦成为导电的金属,人们普遍预测其超导温度会超过室温。尽管氢在常压时是不导电的绝缘体,但在高压强环境下将逐渐转变成具有导电性质的金属。

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验室的高压强条件(小于万大气压)下,人们至今仍未观察到金属氢的确切证据。

为此,科学家便将目光转移到富氢化合物,其在较低压强下就可以被获得。在这些超导材料中,非氢元素的电子会转移到氢,氢会发生解离、并成为类原子氢,从而产生导电能力。

发现优化高温超导材料的有效方法

基于该思路,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马琰铭教授团队,曾利用自主研发的Calypso材料设计方法,首次预言了具有氢笼结构特点的高温超导体CaH6。

刘广韬(来源:刘广韬)

后又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团队中的刘广韬和同事终于在万大气压下成功制备出超导材料CaH6,并观察到K的超导电性。

同时,稀土族富氢超导材料,也在高压强下被成功制备。以LaH10为代表的高温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已达K,并展示出接近室温的优异超导性质,这激发了人们在这类材料中寻找高温超导的热情。

目前,已被发现的高温超导富氢材料,主要集中在稀土族富氢材料。相比金属氢,尽管这类高温超导材料所需的合成压强已被大幅降低,但是依然普遍超过万大气压。

这种较为苛刻的制备条件,导致合成的样品量非常少,这让人们在围绕超导性质开展其他方面的实验表征和潜在应用时,遇到了较大阻碍。

而在当下,高压强下的高温超导研究,已经迈入新阶段:即如何优化富氢超导材料,兼顾高温超导电性和制备需要的压强条件,成为一项新挑战。

另据悉,引入其他额外元素,可以提高体系的自由度,这为超导富氢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种类更丰富、数量更多的结构原型。

近期的一些理论工作已经表明,适当地调控多元富氢材料中的金属元素组合,可以实现更优异的超导性质。

在已知的二元超导笼型氢化物中,CeH9最容易被制备。可是,由于Ce(铈)元素含有4f电子,因此不利于超导,这导致CeH9的超导温度偏低。

刘广韬猜想:如果使用其他没有4f电子的稀土元素比如La(镧),来取代CeH9中部分Ce,并确保CeH9中对超导起决定性作用的氢笼的结构不变,或许有望大幅度提高体系的超导温度。

在稀土金属元素中,它们具有高度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倾向于形成无序的固溶体合金,并基本保持相似的结构。这些性质为以CeH9为模板去构建三元富氢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途径。

故此,对于在实验中探索三元超导体系,从而验证经由该团队优化之后的高温超导材料,可谓十分值得期待。

研究中,课题组使用等摩尔比的La-Ce合金作为前驱物,在百万大气压附近制备出稳定的新型富氢材料(La,Ce)H9,利用高亮度的同步辐射X射线光源,确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

期间,利用电磁学设备,该团队测到了所期待的高温超导电性。与二元CeH9相比,三元(La,Ce)H9的超导转变温度被大幅提高约80%,达到了-K。在百万大气压强下,这一转变温度是所有氢笼合物材料的最高超导温度。

(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可以说,该成果充分地表明:多元素协同调控,是优化高温超导材料的一种有效且有前途的方法,这为继续寻觅室温超导体提供了可行的探索思路和实验基础。

近日,相关论文以《替代合金氢化物(La,Ce)H9中超导临界温度的大幅提高》(Giantenhancementofsuperconductingcriticaltemperatureinsubstitutionalalloy(La,Ce)H9)为题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1]。

毕敬凯是第一作者,刘广韬教授、刘寒雨教授、马琰铭教授、和王洪波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将推动高温超导材料的潜在应用

课题组表示:“审稿人高度赞扬了我们合成(La,Ce)H9的实验,并评价该工作在较低压强条件下所观察到的高温超导,可能是高温超导研究的里程碑之一。并认为我们的晶体结构表征和材料的体积压缩行为,清晰地阐明了三元体系的合成,证实了CeH9中的部分Ce原子被La取代。”

同时,通过可靠的电学实验数据,研究人员观察到:该材料在转变温度以下会变为完全的零电阻,而在磁场下转变温度的变化行为,可以很好的被Ginzburg-Landau和Werthamer-Helfand-Hohenberg超导理论模型所解释,借此充分地阐明了材料的超导性质。

在实验中,大幅提升超导温度的这一亮点,得到了另一位审稿人的认可,其还认为由于这一超导性质可以保持到百万大气压,因此有望促进中子衍射研究等其他表征技术的开展。

据悉,超导体的主要的两个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即温度降低至临界温度以下,电阻会突然地完全消失;以及在磁场强度低于临界值情况下,磁力线无法穿过超导体,这时超导体内部会出现磁场为零的现象。

凭借这些特性,超导材料已被用于输电、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突破领域之一。

目前,超导电缆和各类超导磁体,是超导材料被使用最多地方。在这类场景中,超导材料可以实现普通导体无法达到的电流密度,从而产生均匀的高磁场强度,如今在医疗诊断仪器、加速器、对撞机等大科学前沿装置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同时,学界也在全力寻找性质更为优异的新型超导材料,通过不断降低超导材料工作的门槛,来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而此次研究正是针对超导领域中的前沿热点——富氢化物,通过多元素调控实现了超导性质的大幅改进。这一成果或能成为超导研究中的一次有效的基础积累,可以推动高温超导材料的潜在应用,并有望改变大众生产和生活方式。

(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人类的百年梦想:实现高温超导

事实上,自20世纪初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纪录不断被刷新,而实现高温超导也是人类的百年梦想。

十余年来,该课题组在马琰铭教授的领导下,利用自主发展的功能材料预测方法,所设计的遵循BCS理论的高温富氢超导体,不断被国内外的实验团队证实,并创造了K的新超导纪录。

尽管如此,目前在高压强下的超导氢化物,特别是多元体系的调控效应,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故仍有大量开放性问题等待解决。

因此,该团队聚焦于具有巨大研究潜力的富氢化合物体系,来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他们发现在稀土族金属元素中,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较小,所形成的氢化物有着相似的氢笼结构。但是,由于4f价电子的细微差别,导致它们的超导电性完全不同。

为此,课题组通过金属元素的适当组合,来改变体系的电子,进而调控氢化物的超导性质。

根据基本的热力学原理,等摩尔比的元素组合具有最大的混合熵,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体系的能量,提高产物的稳定性。

基于此,他们采用1:1摩尔比的La-Ce合金作为前驱物,并使用氨硼烷作为合成新型材料的前驱物。

期间,其利用氨硼烷受热分解成氢气的化学性质、以及立方氮化硼具备稳定的化学性质的特点,不仅获得了氢源,也在高温高压的合成过程中,让氮化硼起到了热绝缘的效果。

同时,微观的晶体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本质原因,也是理解材料性质的基础和关键关键。

为此,他们又与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团队合作,利用中国的上海光源(一台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以及日本大型同步辐射设施SPring-8光源的高亮度X射线源,对所制备的氢化物材料开展了结构解析。

令人兴奋的是,课题组采集到的数据表明:所制备富氢化合物,与预期的结构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其获得了含有类原子氢的材料。

(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在当下,通过现有理论可以阐明的是:类原子氢在费米能级处,有着较高的态密度,故对超导电性有着实质性贡献,因此它应该有着较高温度的超导电性。

确定结构基础之后,研究团队又开展了多轮电学实验,在高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观察到了所期待的超导零电阻现象。

为了排除可能的温致相变所产生的电阻陡降,他们又开展了低温强磁场条件下的测试。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超导温度逐渐降低,这说明超导电性可以被外加磁场抑制,进而让材料超导性质得以确认,也给实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过,超高压强的实验产生设备,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型设备。实际上,整个装置的尺寸比人的拳头还要小一些。

实验中,他们通过减小样品尺寸来实现超高压的压强。可以说,高压强实验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操作,因此设备也往往是又小、又精密的仪器。

课题组表示:“我们所有的操作都要在几百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有些样品的尺寸甚至比头发丝还要细,直径只有30微米左右(1米=1百万微米)。”

实验时,不仅需把样品精确地放在直径几十微米的样品腔中心位置,还要在这样一个微小区域内,精确地手动连接4根直径只有几微米粗的金属导线,以让它们作为彼此完全独立的电极。

其操作精度,比生活中常见的微雕要难得多,需要极高的精细操作天赋和长时间不断练习才能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用于压缩样品的压头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硬度最高的金刚石,也就是女士们非常喜爱的钻石。

而为了保障实验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必须筛选出没有任何缺陷和杂质的钻石,这比商场里售卖的普通首饰钻品质要高的多。

由于对钻石的损耗和消耗较大,开展高压强实验的费用也十分高昂。他们干脆在实验室里自主搭建了钻石加工设备,节约了一定的材料费和加工费,真正做到把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

同时,此次成果也意味着课题组在多元超导氢化物体系的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下一步,其将继续通过筛选金属元素的数量和类型,来优化氢化物的超导性质,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超导温度纪录的突破。

另一方面,该团队还打算发展新的实验表征方法,比如高压强下的迈斯纳效应、超导能隙测量和核磁共振谱测量技术等,借此从不同角度系统地探索超导材料、以及尚存的争议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物理认知。

参考资料:

1.Bi,J.,Nakamoto,Y.,Zhang,P.etal.Giantenhancementofsuperconductingcriticaltemperatureinsubstitutionalalloy(La,Ce)H9.NatCommun13,().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4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