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非洲和欧洲,都出现过强大的文明,比如中华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像宇宙中的星云一样深厚而灿烂。
而在遥远的美洲,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诞生了文明,玛雅、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先后出现,这三大文明并称美洲大三文明,虽然也留下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但这些文明对比亚欧非的各大文明,其持续时间和规模都略逊一筹。
有人可能会问,美洲物产丰饶,有着宽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样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让其他文明很难入侵,为什么那里的文明都“难成气候”呢?
关于美洲三大文明的消失,有人列出三大原因。其中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化,科学家们发现,美洲在15世纪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但那里的人们却不懂得从地下抽水来使用,加上当时人们对森林的大肆砍伐,干旱使得很多部落逐渐消亡。其次是战争,战火冲散了曾经繁荣的文明,把很多人赶近了热带雨林,各部落变得愈加零散。
最后一个原因是重金属。考古学家们曾经把重金属比如为“压死美洲土著文明的最后一根稻草”。科学家们发现,在玛雅的中心城市蒂卡尔地区周围的几个大水坑中含有极高浓度的汞,即水银,这种重金属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没有人能确定这些汞是人为投放的,还是因为自然原因进入水库的。
但是,以上这些原因,在其他文明中也出现过,这似乎没法合理地解释,为什么美洲土著文明难成气候的谜团。有人把美洲文明和其他大陆的文明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个关键点:美洲土著不会驯养牛等大型家畜。
家畜为什么会对一个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一个主要问题是,与农场动物的密切接触意味着更多地接触它们传播的疾病,从而最终获得免疫力。
许多我们认为很明显是人类的疾病实际上最初是从家养动物传染给我们的。例如,麻疹最初可能是一种犬类病毒性疾病,传播到人类后发生变异。同样,天花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牛痘,它迅速传播到人类身上,然后又变异成一种独特的形式。欧洲人、亚洲人和非洲人几千年来与牲畜生活在一起,因此自然选择更青睐对人畜共患疾病有更好免疫力的人。最终,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种病原体产生了天然的免疫力。
美洲的土著民族几乎没有任何种类的驯养动物,人们在整个美洲土著世界中发现,他们驯养哺乳动物种类极少,比如美洲驼、羊驼、豚鼠和现已灭绝的富尔吉安犬——这是一种被称为“库珀”的类狐犬科动物。
这几种哺乳动物的驯养完全局限于南美洲西部。由于前哥伦布时代缺乏马、家畜等,美洲原住民从未有机会事先对牲畜传播的疾病产生免疫力。因此,当欧洲定居者和他们的农场动物抵达时,他们携带的病原体对土著人来说非常致命,杀死了大约95%的土著人口。澳大利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殖民前,那里的人几乎没有驯养动物。
旧时代大型家畜的出现,也导致了某些类型技术的发明,这些技术在美洲和澳洲的文明中从未出现过。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车轮,轮子最早是被发明用来装在手推车上的,但是在美洲和澳洲的土著世界中,他们有更有效的交通工具来代替手推车,如独木舟和拖船。(一些美洲土著人在引入马之前用狗来拉船。)
因此,只有当你有一只又大又壮的动物来拉车时,发明轮子才有意义。在北美,野牛从未被驯化过,即使野牛是当地最好的候选者。美洲驼在南美洲安第斯地区被驯养,近几百年人们才发现它擅长拉车,问题是,在土著人居住的崎岖的山区里,几千年前人们还没学会把路修平铺宽,轮式手推车在那种地方效率很低,因此轮子在那里从未被发明出来。在澳洲,你能想象把一辆手推车挂在袋鼠身上的情景吗?
轮子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亚欧非大陆各地区的文明的发展。他们在轮子的基础上,发明了水车、齿轮、铰链等等设计,并用这些设计建造了金字塔、长城、城池等建筑,还能进行更远距离迁徙,开疆扩土,一步一步将多个强大文明搭建了起来。
从本质上讲,大型哺乳动物家畜有助于亚欧非大陆的人们对人畜共患疾病产生免疫力,并有助于发明不会驯养它们的人永远不会有机会发明的技术,因此美洲土著文明才零零散散,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