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青团嗦螺蛳的季节来了青团太绿怕染色

记者

朱晶晶

通讯员

市闻

清明时节,杭州人都有食青团、嗦螺蛳的饮食习惯,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少不了这些美味。但是,农贸市场和商场售卖的青团颜色有深有浅,是添了色素吗?螺蛳的自然生长环境多为淤泥堆积的不净水域,一些污染物质更易沉积在水产品体内,我们吃了重金属会超标吗?带着这些疑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抽检了青团和螺蛳。

颜色绿不等于被染色

据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青团中不得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对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对青团中是否含有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合成色素开展检测。抽检结果显示,批次青团样品中均未检出相关色素物质。

“消费者关心的青团的绿色深度与其生产加工中杀青工艺有关。”据行业内专家介绍,通常消费者自制的青团,因为工艺水平不成熟,导致艾草中叶绿素被破坏而呈现黄绿色。

另外,此次抽检的批次样品中有发现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8.1%。不合格原因为霉菌超标和防腐剂脱氢乙酸超标,广大消费者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青团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产品,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购买“三无”食品,切勿因小失大。

食用螺蛳注意三点更有保障

此次专项抽检还重点对螺蛳中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共抽检螺蛳样品62批次,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的螺蛳样品。

“样品中铅含量范围在0.08-0.9mg/kg,平均值为0.27mg/kg,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1.0mg/kg;镉含量范围在0.01-0.05mg/kg,平均值为0.03mg/kg,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2.0mg/kg。”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对螺蛳中砷、汞、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也未发现不合格样品,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螺蛳在食用前最好置于清水中让其吐出泥沙,炒制前再用盐水清洗几遍。另外,螺蛳靠近螺口处紧实的肉才是可食用部分,而尾部则是螺蛳的内脏,泥沙及重金属主要集中在此部分,建议不要食用。

编辑

徐林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7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