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正常,可以停药了
不要自行停药!严格遵循医嘱逐渐减量观察,但不能自行停药。
血压正常,说明控制的好,而不是“治好了”!血压会再次升高。间歇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二、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平稳降压的原则。
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常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
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推荐65~80岁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够耐受治疗,收缩压超过毫米汞柱,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
四、无需改变生活方式只要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即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事实上,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单纯靠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
五、频繁更换降压药物有些患者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
实际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
六、不想吃药,药物有副作用不治疗高血压,比药物导致副作用更危险!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
实际上,控制高血压有许多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是轻微的、可逆的。
七、血压高,没有症状就不严重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如果血压高不予以治疗,会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
八、认为一旦开始服药就停不了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会导致停不了药。
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观念。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第二,血压及早控制,更早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九、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身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