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哨兵,你不知道的路灯变迁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纯自然照明、人工取火照明、电气照明这三个重要时代,而且这几个时代跨越了几千年之久。

每当夜幕降临,有的城市夜景纷纷让人赞叹“美呆了”。

那么以前,在如今灯火通明璀璨的城市,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只有1万多盏路灯,很多地方晚上都是伸手不见五指,常有人掉进臭水沟去,就是一些热闹的街市,夜里也是黑暗世界。

因为那时候,北京的电压不足,像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倒是有路灯,可灯光却像个香火头儿,行人看不清路,往往会踩一脚马粪回家。

年路灯开始使用荧光灯,打破了白炽灯在路灯领域一统天下半个多世纪的局面。

年部分街道开始试用高压汞灯、碘钨灯。

年国庆节前夕,多个城市开始试装氙气灯,功率为10千瓦,被人们称为“人造小太阳”。

在很多上岁数人的心里,儿时女孩子们在路灯下玩跳房子、跳皮筋,男孩子们在路灯下玩弹玻璃球、扇洋画或三角(用香烟盒叠成的)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那时候,路灯瓦数不大,在下面看灯光甚至是昏黄的,可是这种光照却不妨碍孩子们玩捉迷藏。大人们也喜欢到路灯底下乘凉、下象棋,因光线太暗,年纪大的人看不清棋时还要把棋子拿到眼前去看……

到了年左右,各个城市的路灯均突破五万盏,随着市区建成区不断向外围扩展,路灯装用盏数同步增加、路灯光源逐步更新换代。

但那个时候,路灯该开时不开,会影响日常生活,该灭时不灭,会浪费电力,而当极端天气出现时,路灯若还是死板地“按点儿开关”,也不合时宜。

到了年左右,大多数路灯才实现遥控灵活开启。

道路照明监控指挥中心正式启用。从那时起,工作人员开始通过监控中心显示的数据,在遇到阴雨、大风、浮尘等天气突变影响城市交通的情况下,提前开启路灯。

10年左右,多功能城市照明调控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那时候的路灯不仅仅提供照明,还可以进行温湿度监测、噪音检测等等。

随着时间来到了年,这期间不仅有着智能照明的路灯,还有各式各样的景观灯的存在,与此同时,新能源路灯也悄悄提上进程。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路灯的又一建设性又展开了新一阶段。

以多功能智慧灯杆为先驱,结合路灯杆综合项目的展开,加快了试点和全面推进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灯杆建设,打造新一代智慧照明管理平台。

今后城市路灯杆除具有基础照明功能外,还将进一步实现新能源、5G基站、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功能,成为“城市大脑”运行的重要神经网络,化身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新型基础设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4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