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中禅与观心法门

有位佛友今天在群里发了一篇关于清华大学某学生修禅的故事,此事之是是非非我不想评论,但这事不由自主的令我想起我这二十余年间,耳闻目睹的很多佛友的事迹,说了令人不安,不说又怕迷途者不知返。

我有好几位佛友都是好吃懒做之徒,一年换十几次工作,他最常挂在嘴巴的就是"观心"、"空性",拿"观心"、"空性"当不想干活的挡箭牌。既然你这也空那也空,那你还吃什么饭?因为四大皆空,那饭也应该是空的,你吃饭干嘛?

这几个人气的我都快吐血了,我都不想再见到这种人,但是他每隔一段时间又出现,阴魂不散。一问,老样子,这种人几乎无药可救之人,我真想一棍把他打残,省得他到处放毒害人。

我回想一下我身边熟悉的佛友,粗算一下也有十几个都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生,但是佛法一学就残了。一门心思空呀空,观心呀观心,应知这种理论是无底深渊,无穷无尽的,人家六祖不识字,只管「应无住而生其心」即可,不要陷入文字游戏中不能自拔。该吃就吃,该坐就坐,该睡就睡,活在每一个当下。

据我十几年中亲见,百分之八十的人学了「佛法」之后,先是不想读书,不想工作,接着就是一门心思想出家,遁世隐居。不信你回忆你自己是不是这样子!这些理论对吗?当然对,还越想越有道理,这就是进去后,何时何月能出来?不知道,也许一辈子都出不来。

从前南师的书讲过一个故事,说佛经不得了呀!从前一个状元公进藏经阁,一看就是三十年。一个状元公,天经地纬之材,这三十的时间如果拿出利国利民多好呀!但是,他读书一世所学,通通花在藏经阁了。还有,这些学习佛法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由父母与国家培养,二十年后,已成国家栋梁之才。你倒好,到了有能力利益社会的时候,你退缩了,一门心思观空,坐禅,你白白花了你父母与国家二十年的心血呀!

老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六祖曰:"内心不乱为定,不觉外相为禅。"行住坐卧,何时何地不能修禅?你非得把父母妻儿抛弃了才能修禅?什么人应该出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可以出家。如果你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那你得负起你该负的责任。如果你吃饱了还有几个人饿肚子,这时你如果说我要放下不管,那你就别想逃避现实。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个故事:

沧州插花庙有位董尼姑,为观音菩萨的诞辰置办供品,事后稍感疲倦,便倚案休息。恍惚中梦见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也不会挨饿,你上供了,我也不觉得更饱。庙门外有好几个逃难的乞讨不到吃的,快要饿死了,你把这些供品给他们吃,你的功德就比给我上供胜过十倍。“

董尼姑惊醒,开门一看,果然有几个逃难的饿得有气无力。从此,她每年供奉完毕,把供品都施舍给穷人们,并说这是菩萨的意思。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真正的观音菩萨也希望众人回归现实,不要做「佛迷」。我曾看过很多帖子说供过菩萨的供品不可再吃,你这是往菩萨脸上摸黑。自己学佛法没悟性,别赖佛菩萨迷了你。

刚才有人问到什么人可以出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可以出家。如果你真的很有悟性,很有定力,而且见地三教各宗全通,有真正成就的师父愿意带你,而且你的家人真的不反对你,那你可以出家。如果你是靠「一哭二闹三上吊」来逼你的家人来同意你的,那你就是在逃避责任。现在人寿命都很长,八九十岁的人很常见,但国家规定是六十岁左右退休,退休有退休金,然后你退休后生活每天都是喝酒、钓鱼、打麻将,这样的生活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出世专心修行,这时候出家,应该没几个人会拦你。

我在「传统文化交流群」发表了此言论后,一石击起千层浪,于是各位网友议论纷纷。所以,对于「观心」一事,我要作个深入讲解。

说实在的,观心法门很好,佛提倡的,历代高僧也提倡,我一介凡夫那敢说个不字?但是,我发现人一旦静坐,观心后有个后遗症:人变懒惰了,万事不关心。在路上,熟人看见你来了,远远跟你打招呼,你也懒得应人家一声,因为你在「定」中,要是修这样,人就废了。

不相信你回想一下你自己是不是这个样子?你在坐禅,你妈喊你十声:"吃饭了!"房中还是鸦雀无声,你妈上楼一看,难怪喊十声没人搭理,原来房中有尊木头人。

你爱静坐、观心很好,因为我也爱静坐、观心。但是,你不能在你该干活的时间坐,不要拿佛法当你的懒惰挡箭牌,禅宗祖师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要拿佛法当你的避免责任当借口,坐禅观心要分时间段。还有,坐禅观心必须要与炼动功成对比,否则阴阳不平衡,百病丛生。因为静为阴,动为阳。只坐不动,身成枯木,无异死尸,何益心身?

何为正道?中正不偏,即为正道。

何为美?阴阳平衡即为美。那女人为什么不好看?因为她五官长的不协调。那这个男人长得五官协调得很,为什么看上去不舒服?因为他长的骨肉不平衡,肉太多而骨太少。那这个女人整容整得五官与身材都很和谐,但为什么看上去怪怪的,有种想吐的感觉?因为她的身体很美而精神却很丑陋,貌与神不合,有如妖附人身,神形各异,所以你看到那些整容美女有种想吐的感觉。

诸君现在知道美是怎么一回事了吧?!美,源于阴阳平衡。只知静坐而不知运动,必然是一身鬼气。先是坐禅看见什么光,接着是什么如来佛祖、太上老君,这些都是幻象居多。如果你与炼动功配合,这样幻象会很少,因为阳气充足,诸邪不能近身。(注:当然,真正的法身佛菩萨也是有的,但与定中所见幻象不同。)

我说到炼动功,大家都会想到站桩。站桩很好,但你必须要手脚并练,如果光练脚不练手,日长月久,所有的精气注入脚中,手的气脉经络必衰,到时候手三阴三阳的脏腑肺、大肠、小肠、心脏等疾病都会发出来,因为阴阳不平衡,五行偏枯。坐禅与炼动功也如是,要日动夜静,阴阳双修,水火并炼,方是正道。故达磨祖师西来,教人以武入道,修动中禅,即是此理。

关于观心,要不观而观,如果你还有心可观,说明你心还不纯净。因为大道无形,法身无相。能被你观到的心,都是妄心幻想。云何不观而观,观而自在?安于每一个当下,心不住不挂碍每一个念头,一切三毒六尘,任住自生自灭,谓「应无住而生其心」。

云何动中禅?身动之时,心必静之,而身不动之时,心必妄动,因心不二用。我问你,你在出门之时,你脑子里要不要先盘算一下是先抬左脚还是先抬右脚?应该不用吧?别人往你脸上扇一耳光的时候,你是不是不动脑子就自然用自己的手把别人的手拦了下来?这个就是不观而观,身虽动,然本性不动,智慧明了。所以修动中禅比较安全,不易落于阴魔之境,不易生幻象。像道家的太极拳,就是很好的动中禅,炼身加炼心,神形二炼。

说到动中禅,我想起了桐柏宫谢希纯道长的继承人张高澄道长的一篇关于「不许道人打坐」的文章,全文如下:

贫道每当看见道人闭目养神在那里打坐,就知道不久的将来此人必定要因为各种问题下山!当然精神问题也必定会是相当的严重!所以桐柏宫有一条规矩:欢迎道友修炼,但是严禁道人打坐。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问题,质疑的人也很多,甚至自己偷偷暗中打坐的人也很多,当然结局就是大同小异:发点精神病,然后离开本山。哈哈!固然大家都会不服气,甚至都会觉得贫道太荒唐,不让人打坐如何修道呢?甚至多会猜想贫道就是用“以事练心”那一套欺骗大家,不过是想让我们多干活而已。冤枉呀!哈哈!贫道的好心总是被当做驴肝肺的呀!

不过从俺们这些年的修道史来看,贫道的规章具有%精准率。几乎出问题的修行人,全部是打坐的,或者明的,或者偷偷的,想练出点东西教训贫道的人大有人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检查自己的问题,认为是偶然的,是不小心引起的问题,等等。哈哈!天哪!看来贫道还是要组织一个寮房大队,清查所有打坐道人,轻则警告,严重不服者立即起单,免得出了事误人误己,不但丢自己的人,还丢庙里的人,总之预防为上呀!

那么真正想到桐柏宫常驻修道的人,一定会有两个问题,一、你既然修行不让打坐,你让我们干啥?二、打坐到底有啥问题?

天下人都知道打坐,但是不明白在坐啥。这里面有几个极端深刻的原因:简而言之打坐和修道不能等同。古人言“修之在身,其德乃真”此间明言不是简单的心意平静可以企及真机。能够通过打坐常常获益者都是微乎其微的,遑论修真得真,炼化制化,降服身心之道功。愿天下修道者万万不要盲修瞎练,把那些表面文章做得再足,兀自于性命二字毫无干系。其实那些喜欢打坐的道人往往属于生性疏懒,天性孤僻,神意不定,体力不支,而倦于视事者,每日有事敷衍了之,无事闭目养神,落得点暂时的舒坦,却会丧失百年的真机,蹉跎一生往往有之。这样的人要想修真,必须常年加强体力劳动,养身养生待其身心稳定,以其为基础,再做修真功夫,稍微好一些。更何况修道是生机活泼,万物并作,应机之事,微妙玄通的功夫,是靠天机口诀传授,数年辛苦,我身乃得其真性,非得明师临炉指点,伴侣左右护持,地脉旺相,神灵拥戴,方才有成就的可能。

无论南宗北宗丹法,其实打坐都是高级细工,前面还有许多功夫做过,包括站桩太极拳形意等,才能开始打坐。不明药物火候主宾沉浮,就要打坐如何能够降龙伏虎。即使聪明的人知道一二,不明白每家的口诀,也无法下手。知道口诀,没有明师在旁边随时点拨,还是要出偏差。没有伴侣在旁边陪同,出了事当场身心颓丧不已,还需百般加持才能过关。这是说的正招。

常人打坐,徒望神气交合得丹!但是不明白龙虎交战之际,气机极旺。倘若真意不通,又无明师传授法诀,非但不能结丹,更不能炼化成药物,反而使气血双亏,精气四散,久则五脏精元耗损倍加,气随神飞,形成恶性自损常态,不打坐就精神萎靡不振,反而误以为是得了真机!这样的人,经常休息不得安眠,做事神不守舍,恍惚一生误以为自得。大事小事,往往败坏,遑论修真。

贫道告诉大家的真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二六时辰内,做事之时收服身心念起勿令臆想,练功劳作之际自然虚松,另真气贯通,神意化土,就能把那真铅真汞点点滴滴炼化,久则小药成就,可以知微而明通造化真机,即养生护命,又修真有成,何乐而不为乎!古人称之为“忙里偷闲炼汞铅”,实乃大泄天机。六祖当年就嘲笑说那些打坐的人够糊涂“坐坐坐做的屁股破!活着坐不卧死了卧不坐……”哈哈!贫道以为很可以为当今天下打坐者之戒。

接下来再谈谈枯坐和死坐的问题。既然不明真机,打坐无用,那么明白真机后,是否打坐就管用呢?贫道以为也不能以打坐为正功。下面要谈的就是丹法天机要妙之点:真正的打坐是真机涌现,随化升降,应机沉浮,死坐不得。许多修行人以为静坐一刻,得益一时,通筋脉活气血,这些都与炼丹无大关系,其实自误误他,损害天下好道后学多矣!修真不是休息,也不是参禅冥想,大丹光明活泼岂能是死坐的买卖,奉劝大家不要被那些书呆子写的呆子文章所迷惑。当然不少人想让贫道在网上说出真正打坐的方法,那也是不可能的,还是那句老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哈哈!如果要勉强说一回,就是《道德经》所言“万物并作”为真诀,而后“吾以观复”“归根复命”。那些明师们说的再妙,传的口诀不能有此并作之机,便不是用功夫的地方。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如果你能够按照陈会长的说法,一天坐十几个小时,那又当别论。要是你的师父认得准,看得住你,给你排好坐的定量,贫道也不为难你。

为什么张道长不许道人打坐,真机道长已经说得很清楚:

「贫道告诉大家的真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二六时辰内,做事之时收服身心念起勿令臆想,练功劳作之际自然虚松,另真气贯通,神意化土,就能把那真铅真汞点点滴滴炼化,久则小药成就,可以知微而明通造化真机,即养生护命,又修真有成,何乐而不为乎!古人称之为“忙里偷闲炼汞铅”,实乃大泄天机。六祖当年就嘲笑说那些打坐的人够糊涂“坐坐坐做的屁股破!活着坐不卧死了卧不坐……”哈哈!贫道以为很可以为当今天下打坐者之戒。」

张高澄道长乃谢希纯真人的高徒,果然不同凡响。关于谢希纯真人,乃当代罕见的大成就者,见下文:

原天台山桐柏宫住持(-)谢希纯大师,宁波人,生于公元年。年(光绪三十年)14岁时出家宁波佑圣观,后得道教南宗真传。谢希纯道长

谢大师内丹功夫精湛,许多同道人皆称为天下罕有。70年代,大师应邀至杭州体检,众人皆希望见识一下何谓丹功,希望大师能够表演一点神奇的东西,谢大师笑而不允,须臾测量心电图时,医生们十分惊慌,因为所有指标都是一根平直线,而大师笑眯眯坐在凳子上,一旁有位道教界前辈倒是见怪不惊,说这是古代胎息之法,他自称于道教界混迹几十年,所见出类拔萃者无几,而此乃仅见诚然高明之至,十分佩服(按:内丹修炼在达到金液大还之后就可以达到息住脉停的境界,这时候,行者就可以自主掌握生死)。在天台桐柏山关于谢大师的传说更多,然而属于“子不语”之列。

年老君会过后,有道士马嗣真,自金华往天台朝圣,途径临海佑圣宫,遇一道人,穿葛衣、踏芒鞋、戴上清冠,装束不类于寻常道士,而气度从容。跟马嗣真说:“道友要去天台么?”说:“是的,晚辈正打算去天台朝圣。”道人说:“可否劳烦带一封信给谢希纯道长?”马嗣真答应了,道人敬谢而去。(按:此乃道人阳神显化)

次日,马嗣真就上了天台山,当时交通不便,晚上才到的山上,拜会了谢希纯大师。谢道长看完信,哈哈大笑。说:“难为师爷他老人家还记得我。”马嗣真听的有些迷糊,也不当一回事,在天台耍了一阵子,便启程回金华了。

这边谢希纯大师,吩咐观内执事一些事情。乃沐浴焚香,要去圜堂静坐,只留了几个徒弟在身边。大概三更时分,便听到圜堂之内雷声隐隐,大地震动。但见谢希纯真人泥丸上有白气透出,须臾于头顶结成婴儿,形状似真人,如雪月皎洁,光莹可爱。未几,婴儿驾仙鹤而去矣!(典型的阳神成就!)

后马嗣真于金华赤松山,又看到了谢希纯,教以内炼口诀。有道友从临海来,跟马嗣真说起谢大师羽化的事情。马嗣真说:“不可能啊,早几天还在这里教我丹法呢!”才知道是真人显化,方便度人。马嗣真乃虔修内炼,九十年代初,又转入华山修道,后不知所终云。(历史上,修道家内丹者,很多人都是不知所终,如老子、吕洞宾、张三丰、黄元吉......——这是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证果。)

谢希纯真人的成就,无论在佛门还是道门,于近代中,都少见,张高澄能当他的继承人,岂能不得一点机真?所以他才能讲出「不许道人打坐」的惊世骇俗之语。

事实上佛门近代中也有修动中禅的大成就者,那就是虚云大师的弟子具行禅师。具行禅师的事迹如下:

具行法师是云南盐源人,从小父母双亡,入赘宾川县曾姓人家,婚后生了两个儿子。

光绪三十三年,他二十岁,家乡闹饥荒,失业没收入,养不活家人,听说虚云老和尚在云南鸡足山修建祝圣寺,需要工人,因此他就到祝圣寺向老和尚求职,很幸运,得到收容录用,从此他就住在寺后柴房做事。

他非常勤奋,天没亮就起身工作,每天除了挑土担石修寺之外,还自动开垦菜园,浇水、施肥、种植蔬菜,供大家食用。从早到晚,他不停工作,从不休息,更是不发一语,别人干脆就叫他“聋子”。

过了一个多月,他的家属也来祝圣寺投靠,佛寺原本不能住女眷,没想到,虚云老和尚竟体谅他们穷苦无依,收留他们在寺里做工,并让他们在寺院后山搭茅棚居住。他们全家由衷感激,除了当建寺杂工之外,还自动把寺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更将后山开垦成农场,种植青菜、瓜果、豆子等,供全寺食用。

他很喜欢听虚云老和尚讲经,因大字不识一个,所以,稍微深奥一点的,他都听不懂,但是却牢牢记得老和尚说:“只要一心念佛,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就叩求老和尚教他如何念佛。

学会念佛之后,从早到晚,无论是锄土、种菜、搬砖、挑石,他都在念佛。二十一岁时,他们全家老小彼此约好,一起求虚云老和尚为他们落发。他受具足戒后,获老和尚赐法名为“具行”。

老和尚教他念佛、教他打坐,更指示他:“只要做到心中无我、无所求,就自然可以觉悟到”我不是我’”。他不明白“我不是我”的意思,但是,老和尚说,只要保持“精勤一心修行”,总有一天可以真正了解。

穿上僧衣,从早到晚一心念佛,他正式成了和尚,但是,每天还是一样种菜、挑粪、浇水、挑石、担土、清扫……从不休息,和之前没两样,也同样还是长默不语。唯一不同的是,之前别人管他叫“聋子”,则改称“聋子和尚”。

年,虚云老和尚看他修得不错,可惜见识太少,怕他长守身边,落入痴执,所以,强要他下山参拜天下名山道场。具行和尚百般不舍,但又不敢违背师命,只好依依不舍地下山去了。

年,虚云老和尚着手重建云栖寺,具行和尚听到消息,心想师父正缺人手,就赶了回来。虚云老和尚见到他,心里很是惊喜,嘴上却问他:“要你去参学,怎么回来了呢?”具行和尚说:“天下名山不外如是!”老和尚又问:“回来打算做什么事呢?”具行和尚说:“只会服侍师父,做些笨重劳役罢了。”

回到虚云老和尚身边的具行和尚,又干起老本行,挖土、搬石、筑墙、盖屋、种菜、种田、割稻打谷、种树、打柴、清扫、挑粪、浇水、烧饭、煮菜,替师父与同参补衣,第一个上殿参加早课……总是一分钟也不肯闲下来,不过,他还是长默不语,一心念佛。

不过,他会念经了,每天晚上,他念《金刚经》、《药师经》和净土诸经,而且还一字一拜。

当工程进行到建造海会舍利塔时,具行和尚已四十多岁,有一天,他突然请求虚云老和尚,希望舍利塔完成后,能够让他来守塔。虚云老和尚知道具行和尚的近境,知道他就要走了,十分不舍。

这一年的春戒,虚云老和尚特别要具行和尚担任尊证。受戒弟子请具行和尚开示。具行和尚说:“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已!”

就在这一天晚上,具行和尚照常到虚云老和尚禅房叩安,但是,今天他却忍不住悲伤地拜伏在地。他说:“师父!弟子要去了!特来叩辞!弟子去后,谁来侍候师父?”虚云老和尚说:“好孩子,该怎么办,你就去办罢!不要误了你的大事!我在这里念经助你。”

入夜之后,监院法师查房点名,找不到具行和尚,大家遍寻不着。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忽见眩目白光连闪几次,直冲夜空,照得一片光明。住在寺外,尚未入睡正在乘凉的村民,也看到寺院有强烈的白光冲天而起,以为佛寺失火,赶紧奔跑进来。

众僧与村民一起找到白光的来处,点上火把一看,却见具行和尚端端正正、眼睛半合、面带微笑、合十趺足、一动不动地坐在那,有人上前要去拉他,此时,虚云老和尚及时赶到,喝住众人。

老和尚告诉大家,具行和尚已经坐化,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白光,就是具行和尚所发三昧真火的光,他已经以真火把自己给烧成灰了,稍一振动,就会化成一摊灰,大家不可动他。

大家仔细端详具行和尚,只见他披着袈裟,左手执磬,右手持木鱼,向着西方趺坐,面色如生,只是没有呼吸的起伏而已,分明是个活生生的具行和尚,不过,木鱼柄、磬柄、僧鞋,还有坐处的稻杆、蒲团都已变成灰烬。

虚云老和尚见具行和尚以瑞相法身示世,便祝祷具行和尚多保持一天,让记者摄影留证,以传扬于世,度化众生。

第二天,老和尚请来了《昆明日报》摄影记者,云南省唐都督继尧,财政厅王厅长竹村,水利局张局长拙仙,昆明社会各界贤达人士,还有昆明佛教徒等前来瞻仰。

虚云老和尚见具行和尚功德已圆满,便当众取下具行和尚手中的小磬,一面向具行和尚说“可以放心西去”,一面轻敲小磬,敲到第三响,具行和尚全身振动,霎时倾倒化成灰烬。

贵为师父的虚云老和尚,竟然当众合掌跪下礼拜,唐都督与数千来宾,也都跟着跪拜。隔日,《昆明日报》以头条刊出新闻和照片,轰动全云南。全身烧成灰了,怎么不倒下呢?有什么火可以把人全身烧成灰?既然烧成灰,又如何能够保持原来形貌、姿势、容貌呢?全身都烧成灰了,袈裟又怎会好好的?……太多不可思议,让云南人对佛教信仰更加坚定,数万人络绎来山参拜。

具行禅师的事迹在佛门没有几个不知道的,所以具行禅师成了念佛成就的代言人。但世上一心念佛的人何止千万?为何末见他们以肉身证大阿罗汉果?殊不知具行禅师之所以能在末法时期以博地凡夫之身,现证大阿罗汉果,念佛功固不可没,但重点在于他的动中禅,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念佛这么简单。熟悉丹道的明眼人,只要读一遍他的事迹,就知道他的玄机在那里了。

见具行禅师的成就重点:

「他非常勤奋,天没亮就起身工作,每天除了挑土担石修寺之外,还自动开垦菜园,浇水、施肥、种植蔬菜,供大家食用。从早到晚,他不停工作,从不休息,更是不发一语,别人干脆就叫他“聋子”。」

「具行和尚说:“只会服侍师父,做些笨重劳役罢了。”

回到虚云老和尚身边的具行和尚,又干起老本行,挖土、搬石、筑墙、盖屋、种菜、种田、割稻打谷、种树、打柴、清扫、挑粪、浇水、烧饭、煮菜,替师父与同参补衣,第一个上殿参加早课……总是一分钟也不肯闲下来,不过,他还是长默不语,一心念佛。」

注:具行禅师不识字,故无法执,故更易成就。还有,具行禅师根本就不识字,更谈不上讲经说法了!近代几乎把所有的佛门出家人都清一色的称为「法师」,这根本就是乱称呼。具行应尊称禅师,而非「法师」。具行禅师假如识字,入佛门后,给他一部「大藏经」,让他读个三五十年,你看他还有没有时间修行?!他一天到晚的在工作中念佛,杂念与妄想最容易降服,身心内外纯阳,否则一坐百阴生,什么妖魔鬼怪都来了,还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内生三昧真阳之火?!

致于传统的观心法门也可以修,只要你记得要动静双修即可。

见「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中云:

谓有苾刍,于此内心,观察思惟内心诸相,于内有贪心,如实知是内有贪心,于内离贪心,如实知是内离贪心,于内有嗔心,如实知是内有嗔心,于内离嗔心,如实知是内离嗔心,于内有痴心,如实知是内有痴心,于内离痴心,如实知是内离痴心,于内聚心,如实知是内聚心,于内散心,如实知是内散心,于内沉心,如实知是内沉心,于内策心,如实知是内策心,于内小心,如实知是内小心,于内大心,如实知是内大心,于内掉心,如实知是内掉心,于内不掉心,如实知是内不掉心,于内不静心,如实知是内不静心,于内静心,如实知是内静心,于内不定心,如实知是内不定心,于内定心,如实知是内定心,于内不修心,如实知是内不修心,于内修心,如实知是内修心,于内不解脱心,如实知是内不解脱心,于内解脱心,如实知是内解脱心,如是思惟内心相时,所有于法简择,乃至毗钵舍那,是循内心观,亦名心念住,成就此观,现行随行,乃至解行,说名为住。

彼观行者,能发起勤精进,乃至复能于此急疾迅速,名具正勤,彼观行者,能起于法简择,乃至能圆满极圆满,名具正知。

彼观行者,具念随念,乃至心明记性,名具正念,于诸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为贪,顺忧受触,所起心忧,不平等受,戚受所摄,总名为忧。

彼观行者,修此观时,于世所起贪忧二法,能断能遍知,乃至隐没灭除,是故说彼除世贪忧。

谓有苾刍,于此内心,观察思惟内心诸相,于内有贪心,如实知是内有贪心,于内离贪心,如实知是内离贪心。

注:观我自心诸相,贪心起时,本觉知了,当贪心灭时,本觉亦知之。记住:是自然本能知之,不是刻意造一个贪心出来。本能知之是本性,刻意造作是心魔,烦恼之根源。

于内有嗔心,如实知是内有嗔心,于内离嗔心,如实知是内离嗔心。

注:当嗔心怒火生起时,本能知之,当嗔心怒火灭时,亦本能知之。

于内有痴心,如实知是内有痴心,于内离痴心,如实知是内离痴心,于内聚心,如实知是内聚心,于内散心,如实知是内散心,于内沉心,如实知是内沉心,于内策心,如实知是内策心,于内小心,如实知是内小心,于内大心,如实知是内大心,于内掉心,如实知是内掉心,于内不掉心,如实知是内不掉心,于内不静心,如实知是内不静心,于内静心,如实知是内静心,于内不定心,如实知是内不定心,于内定心,如实知是内定心,于内不修心,如实知是内不修心,于内修心,如实知是内修心,于内不解脱心,如实知是内不解脱心,于内解脱心,如实知是内解脱心,如是思惟内心相时,所有于法简择,乃至毗钵舍那,是循内心观,亦名心念住,成就此观,现行随行,乃至解行,说名为住。

注:观心法与安般法的呼吸冷暖长短自然知之而不加以改造大同小异,是本能知之,而不加修饰。贪心、嗔心、痴心、聚心、散心、沉心、策心、掉心、不掉心,不静心、静心、不定心、定心、不修心、修心、不解脱心、解脱心,如是等心与一切心生起时,你只等知道就可以了,不追不随,不迷不住,不増不减,不加任何修饰与改造,任其自生灭,此名「应无住而生其心」,又名「观自在」。修之日久,日常生活中,贪嗔痴慢疑嫉妒等心生起时皆知而不迷,是名念住,故能渐从贪嗔痴慢疑嫉妒中解脱,成阿罗汉道。

我再强调一次:不要拿「坐禅」与「观心」来当你好吃懒做的挡箭牌,该工作时必须去工作。还有,就是性命双修,身心双炼。动静双修,水火双炼,才能阴阳调和,身心平衡,平衡才是正道。

我所言论,不作圣解。对错与否,读者自悟。

晁尝道人,年农历十一月初六,于「传统文化交流群」发言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7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