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多点开花广东南海区和丹寨县东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边是巍巍连绵的大山,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贵州丹寨——广东南海,两地跨越多公里,却有着不解之缘。

自结对帮扶以来,佛山市南海区积极落实对口帮扶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产业对接、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社会帮扶等各项工作,在产业扶持、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倾注心血给予丹寨大力支持和帮助。

两地同心共奏帮扶“交响乐”

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丹寨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召开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时隔不到一个月,9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党政代表团到丹寨县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出席南海区—丹寨县党政联席会议。

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南海、丹寨双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口帮扶协作。同时,丹寨紧紧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成立由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丹寨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东西部协作工作专班,配强配足工作人员,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两地着眼“丹寨所需,南海所能”,研究制定了对口帮扶丹寨县年度工作要点、工作计划等政策性文件,《南海·丹寨县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要点》《南海区·丹寨县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两地协作内容不断丰富、协作机制更加健全。

精准发力下足振兴“绣花功”

时值寒冬,丹寨县扬武镇羊望村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却是一派繁忙。

南海区将特色水产养殖与丹寨县地理、水质、气候等条件有机结合,依托南海区九江镇发达的水产养殖资源,投入万元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年9月,试养罗非鱼成功。基地全部投产后,以养殖石斑鱼、鲈鱼、桂鱼、澳洲龙虾、大闸蟹等高端水产品为主,预计年出产水产品60至万斤。

“我们采取订单形式,发放鱼苗给农户在池塘、稻田进行饲养,公司再与农户保底收购,公司通过脆化饲养后再卖入市场,一个是保质量,一个是保收入。”贵州山鲜生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余苏贵说。

实施一个项目,惠及一方群众。在利益联结上,通过采取“租赁收益、逐期递增、长期保障”模式反租倒包给企业管理经营,企业每年按占比缴纳租金,按脱贫人口占70%、合作社20%、村集体占10%比例进行分红,覆盖脱贫人口人,人均年增收元。

“南海区都来拉我们一把了,我们自己也要攒劲啊,对养鱼我很有信心,发鱼苗、送技术、领分红,何乐而不为呢?”丹寨县扬武镇羊望村村民潘建文乐呵呵地说。

年4月以来,两地开展区县结对、乡镇结对、村村结对、村企结对、村和社会组织结对、医院结对、学校结对等28对,通过双方密切联系,共同商讨帮扶计划,真正体现“丹寨所需,南海所能”。

出谋划策提升旅游“竞争力”

年12月26日,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组织的考察团到丹寨万达小镇、“鸟笼之乡”卡拉村、非遗项目国春银饰和蜡染等多个考察点进行考察。

丹寨县有“非遗”文化之乡的称誉,拥有贵州最负盛名的古法造纸、享誉国内外的苗族蜡染,以及锦鸡舞、鸟笼编织等多项非遗项目,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首选目的地。著名景点有丹寨万达小镇、龙泉山、高要梯田、金汞矿遗址、排廷瀑布等。

“南海地处大湾区腹地、广佛都市圈中心地带,区域交通优势突出,接下来将力促两地文旅企业项目有效对接,推动黔东南旅游资源走出大山,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开拓两地旅游市场。”南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海已制定相关政策,对南海区内注册的独立法人旅行社为区对口帮扶地区组织旅游线路并输送游客,按旅游合同价的30%给予奖励,目的是鼓励更多市民到对口帮扶地区旅游消费。南海区将在城市宣传、全域旅游规划、文旅市场推介、特色餐饮、文艺交流、文创产品开发、人才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将制作黔东南等地区的文旅宣传片,充分利用各主流媒体宣传对口帮扶地区的文旅资源,并计划与有关县(市)组织开展体育赛事合作、摄影大赛等,吸引两地更多游客交流互动。

着眼未来续写合作“新篇章”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如今,来自南海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正在源源不断地输入丹寨。

南海-丹寨双方积极拓展平台和领域,在农产品销售、劳务协作、旅游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推动“黔货出山”,帮助丹寨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累计2.26亿元;通过强化产业协作,已引进8家企业落户丹寨,企业投资额达3.19亿元;人才干部培养,丹寨县年度举办党政干部、第一书记等各类培训班44期人;加强劳务协作,举办专场招聘会8次,提供就业岗位个;财政援助资金万元,各类社会帮扶资金万元。

张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郑洁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杨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4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