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与狄拉克奇迹般的数学能力从何而来艾斯

艾萨克·牛顿是17~18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万有引力的奠基人和微积分的缔造者,更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保罗·狄拉克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曾担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职位。毋庸置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狄拉克的狄拉克方程是科学史上的两大革命性成果,这两个人的成就为当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和发展方向。

艾萨克·牛顿

牛顿与狄拉克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两者在时间上相差了二百多年。但很奇怪、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牛顿与狄拉克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数学大师,当他们在剑桥大学完成自己的对世界影响重大的成果时都是20多岁。不仅如此,两人还都具有另一个奇怪而又显而易见的特征:完全缺乏社交能力,甚至达到了病态的地步。比如说,这两个人都因为无法加入小型对话和不具备基本的社交风度而遭到别人的诟病,一度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声誉。

保罗·狄拉克

狄拉克的害羞有时到了令人难堪的地步,他很少说话,除非被直接提问,而他往往只会回答“是”或“不是”,再或者“我不知道”。狄拉克还极度谦逊并憎恶为公众所知,当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由于担心奖金会带来知名度和不必要的麻烦,他一度曾经认真地拒绝领奖,但后来别人提醒他,拒绝领奖将会更加引起公众瞩目,这才最终接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保罗·狄拉克

关于牛顿,也有大量图书记录了牛顿的古怪个性,当然其中有一些可能是谣言,比如说他汞中毒和有精神病。但是最近几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西蒙·巴伦-柯洪提出了一项最新理论,试图解释牛顿与狄拉克的古怪性格。巴伦-柯洪宣称,牛顿与狄拉克两人可能都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这种病有点近似于自闭症,就如同电影《雨人》中的低能天才一样。

万有引力艺术图

医学研究表明,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极端不容易暴露思想,缺乏社交能力,但有些患者却生来具有数学天赋和极强的计算能力。但是与自闭症患者不同,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虽然在社交中别别扭扭,但一般还能应付,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担任富有成效的工作。如果柯洪的推想是正确的,那么牛顿与狄拉克奇迹般的数学能力,或许是以社交上孤立于其他人为代价而获得的。但不论如何,这两个人在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都不会受其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7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