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及探究
1.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一直变大
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白磷燃烧结束,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20gB.小于20gC.大于20gD.无法确定
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一: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二:质量守恒。你认为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B、C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B实验中天平指针指向 (填“偏左”或“偏右”)。而C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 。
(3)D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
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2)小明采用图甲实验方案,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该方案,理由是 。
(3)小明决定用如图乙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测定反应前氧化汞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p克/毫升,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gO2Hg+O2↑)
①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a克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克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c克④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毫升
⑤反应前量筒的总质量e克;⑥反应结束后量筒和水的总质量f克
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 (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1)甲小组实验中,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 。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 (是或否)平衡;此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 。
考向二、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组成元素
7.30g某有机物M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含有C、H、O三种元素
B.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
C.完全燃烧时,M与消耗O2的质量比为15:16
D.3.0gM在2.4gO2氧气中燃烧生成2.4gCO、1.2CO2和1.8gH2O
8.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2B.NOC.NO2D.NH3
考向三、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10.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Ag2S
B.金属活动性:Ag>Cu
C.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11.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H2SO3D.H2SO4
12.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
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N2O3B.NO2C.NOD.N2O
13.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COC.H2SD.SO3
14.(青岛)“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点燃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的化学式为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H2O
B.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16.(苏州)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
A.HClOB.ClO2C.O2D.Cl2
考向四、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图像题
17.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x的值是7
1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t1、t2时刻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该反应方程式中丁和甲的计量数之比为1:1
D.某时刻,若ω甲为18%,则ω丙为32%
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图是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B.反应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是3:2
21.(内蒙古通辽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在“宏观一徽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
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22.(云南省昆明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
考向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表格题
25.(辽宁省锦州市年中考化学试题)把一定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
B.x=0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6.(江苏省盐城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将一定质量的甲醇(CH3OH)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mn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生成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27.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x+y+x=B.y+z=C.(-x):z=32:64D.(l00-x):(y-1)=8:3
Δ
28.工业上合成SO3的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放入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物质一定是V2O5
B.=15
C.丙物质是O2
D.3时,生成乙的总质量为75g
29.(甘肃省金昌市年中考化学试题)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质量守恒定律及探究
1.
B
A、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球膨胀,完全反应后降低至室温,由于氧气消耗,气球缩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正确;
C、白磷燃烧结束,不能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是因为此时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失去平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不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例如白磷或氧气过量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小于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
B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守恒,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应介于产物全部为氧化镁的质量和产物全部为氮化镁的质量之间,可采用极端假设法来解答。
假设产物全部为MgO,则根据化学式可计算氧化镁的质量为:12g÷24/40=20g;
假设产物全部为Mg3N2,则根据化学式可计算氧化镁的质量为:12g÷72/=16.7g;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所得产物质量应在16.7g与20g之间。
故B选项正确。
3.
A
A、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B、红墨水不能与水反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有空气中的气体参加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偏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被软塑料瓶收集起来;
符合。
(1)由于白磷刚引燃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天平不平衡;故填: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2)B、C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B实验中天平指针偏右,而C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原因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被软塑料瓶收集起来;故填:偏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被软塑料瓶收集起来;
(3)镁带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是因为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填:符合。
5.
(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金属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固体质量;
(2)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3)(b﹣c)v=md。
(1)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金属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固体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3)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氧气的质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所以需要知道反应前后试管的质量,题中给出了体积为V的氧气的质量为m,也就是氧气的密度,所以还需要知道生成氧气的体积,即量筒内水的体积,
6.
(1)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
(2)①否;遵守;②等于;催化;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1)甲小组实验中,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
故填: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
(2)①乙组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装置中逸出,可观察到现象是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偏向右盘,天平不平衡;
此反应中,天平失去平衡是由于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的,因此该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否;遵守;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该反应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填:等于;催化;
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故填: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而是原子重新组合得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存在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通过对以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故填: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组成元素
9.
D
A、硝酸银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能分解生成N2。
B、硝酸银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能分解生成NO。
C、硝酸银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能分解生成NO2。
D、硝酸银中含有银、氮、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硝酸银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分解生成NH3。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10.
A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故A正确;
B、金属活动性:Ag<Cu,故B错;
C、根据方程式:4Ag+2H2S+O2=2Ag2S+2H2O,可知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故C错;
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故D错。
11.
D
依据原子守恒,反应物中有10个氧原子,生成物X应该有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2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硫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1个硫原子;故选择D项。
12.
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13.
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2X+6H2O,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
14.
D
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6H2O+2X,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12:3:16,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中碳、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2:(1×6)=12:16:3,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
C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
项说法正确。
B、生成物是Pd和盐酸,说明两者不反应,即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目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
D
由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l2。
故选:D。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图像题
17.
C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的是固体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放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当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反应完毕剩余固体K2MnO4和MnO2,质量不可能为零。由于氧气的质量和锰酸钾与二氧化锰质量之和相比较小,故固体减少的质量不大,故C选项正确。
18.
B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12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该反应是甲+乙=丁。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此选项错误;
C、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此选项正确;
D、x的值是7,此选项正确。选B。
19.
C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是反应物。
A、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是2%:18%=1:9,故该反应方程式中丁和甲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16%=1:8,某时刻,若ω甲为18%时,18%﹣17%=1%,则ω丙为25%+8%=33%,故选项说法错误。
20.
B
由反应的模型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2H2O2C2H5OH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是氧化物,故正确;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是2:2=1:1,故错误。故选B。
21.
C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乙为氢气,属于单质,该反应中,甲、丙、丁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故A不正确;
B、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则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
22.
C
由图可知,一开始,a=5g、b=17g、c=6g、d=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14g、b=0、c=6g、d=10g,故反应后,a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是6g,不符合题意;
B、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a、b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7g-0)=9:17,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a、d的质量比为:(14g-5g):(10g-2g)=9:8,但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
D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24.
C
A、反应中催化剂将反应物吸附在自身的表面,加快了反应的速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的结构图可知,的化学式为C2H4O2,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原子的数目、种类不变,而分子的种类改变,数目由2个变为1个,故错误,符合题意;
D、是乙酸,是二氧化碳,它们的水溶液都显酸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表格题
25.
B
A、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0-8):(30-12)=1:9,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0,符合题意;
C、甲、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
(1)-2;(2)H2O、SO2;(3)2H2S+3O24NH3+3O22N2+6H2O2H2O+2SO2;(4)AD。
甲是H2S,乙是H2,丙是H2O,丁是SO2(1)由构成的物质是H2S,H2S中所代表的元素是硫,它的化合价为-2。(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填H2O、SO2;(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4NH3+3O22N2+6H2O2H2O+2SO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8+(-x)=(y-1)+z,变形得x+y+x=,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l00-x):(y-1)=3×32:2×18=8:3,故选AD。
27.
B
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丁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反应的催化剂,丁物质一定是V2O5,选项正确;
B、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丁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反应某个时刻质量也不变,即d=15,选项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70,变化量为10,甲在t2时刻变化量为40,根据甲丙反应方程式中质量比,易知丙为O2,选项正确。
D、根据t2时刻甲乙变化量之比40:50应等于t3时变化量之比,即40:50=60:75,选项正确。
故选B。
28.
D
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
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26﹣15)g=14:11,故D错误。故选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