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在位时,为让自己能在百年之后继续统治这大好河山,是将自己的地宫打造成缩小版的大秦王朝,其中为模拟现实中的江河大海,始皇帝遂将大量的水银灌入地宫,继而模拟出百川江流大海。
利用水银来模拟现实中的河流,这并非是始皇帝首创。据史籍记载,齐桓公的陵寝就以水银为池,这就说明中国在公元前7世纪或更早就已经开始用水银在墓中仿照现实中的百川江流大海。
据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物探证明,始皇陵地宫内的确是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且地宫内汞的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而若秦始皇真的以水银来代表江海的话,这恰好与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而据《秦始皇陵研究》一书中所说,以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已测出的平方米的强汞区来计算,假设水银的厚度有10厘米,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为12亿立方厘米,而汞在20℃时的密度是13.克/立方厘米,那么理论上始皇陵内的水银存储量大约是.2吨。
但是,这个数字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首先,墓穴的水银是会挥发的,虽不知始皇陵水银明确的存储量,但能模拟江河大海,这储存量绝对不会少,时至今日已过千年,其挥发出的水银定会扩散到附近区域,继而在物探过程中被测出。其次,以目前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如此多的水银,所以据此推算,始皇陵内储有水银应在百吨左右。
当然,就算是百吨,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秦始皇到底是从哪里获得如此多的丹砂和汞矿的(炼制水银的原料)呢?
据史籍记载,秦始皇炼制水银的丹砂很大可能来自于两个地方,一是巴蜀,二是关中。
巴蜀地区的河床丹砂和汞矿的存储量,直至今日都是最丰富的地区,如今铜仁市南25公里处的“万山特区”,到现在其汞矿储存量、产量都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而在秦代,秦始皇所用水银就多数都是来自于巴蜀地区。
不过因秦代科技不发达,交通尤为落后,当时巴蜀入关中的蜀道向来都是以险峻而闻名,要想从巴蜀将提炼水银的原料运往关中,可谓是路途既惊险又遥远,秦军必须翻越大巴山,穿秦岭,过长江、汉江、溯嘉陵江,行“千里栈道”,方才能到达咸阳。因此,始皇帝不太能完全依靠这巴蜀来获得始皇陵中所需的百吨水银。
此时,秦始皇除了从巴蜀地区获得水银,还有可能从关中获得水银的原材料汞矿。据今已探明的矿产资料显示,直至今日,关中地区汞矿的储存量依旧达到1.6万吨,今陕西旬阳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的大小青铜沟一带就有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其储藏量居西北地区之首,列全国第三。由此可见,在秦代关中地区汞矿的储存量绝对不少,足以弥补除巴蜀外原料之所需。
当时关中到咸阳的路程那是十分便捷,沿子午道直达咸阳,再转,全程不足三百里。或是转商州,之后直走武关道更是可直达秦陵,全程更是不过二百余里。因此,在秦代,始皇陵的水银定然有部分是直接从关中运来的,毕竟始皇帝不太可能会眼睁睁地放着眼皮底下的汞矿而不用,去过度依赖巴蜀地区的汞矿和丹砂。
既然,以现在的研究可知,始皇陵是存在水银河的,且以当时的环境,秦始皇也的确是可以获取这数量庞大的水银的,那直至今日,这水银是否还在流动呢?
据《史记》所载,当时秦始皇为了让水银河能有现实中的江河一样的流动速度,是利用机关来推动水银河的流动,即“机相灌输”,其原理就是让机关推动水银流动,再使流动的水银河“灌”到原来的机关上,继而让机关再次获得动力,然后再推动水银流动,如此周而复始地让机关保持运动,继而让水银河长流不息。
首先,我们都知道,直至今日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都依旧能测出始皇陵中含有大量的汞,那就说明始皇陵中的水银河并未完全消失,依旧还存在于始皇陵地宫中。
由此,以水银是为液体状态,且会流动的特性,始皇陵中的水银肯定是存在流动的,只是这流动是否跟现实中的江河大海一样的流速,这就不可知道了!但是无论快慢,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它定然是处于流动状态的。
至于是否能像最开始那样,保持着与现实中的江河一样的流速,我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先不说,经过数千年的挥发,始皇陵中的水银储存量定然是没有之前那么充沛了,最少应是消失了三分之二。且就算始皇陵中的水银还有很多,足够支持水银河的流动,但是支持水银河向正常江河一样流速的机关经过数年的磨损,定然是已经不能再正常使用了!毕竟始皇陵中是封闭的,机关的零件一旦出现损坏了,是没有人更换的。
简单地说,如若始皇陵中真的存在水银河,它定然是还在流动的,只是这流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这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跟现实中的江河一样的速度,因为引导水银河的机关定然已经损坏,且水银的储存量也不足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