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时,他主动要求前往西北工作,为建设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8月15日,泾阳第六届“高鸿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姚家巷中学举行。获得奖学金的徐毕卓说:“获得高鸿奖学金对我来说不只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更多的是带给我的荣誉感和精神动力。同时也深刻领悟到高鸿院士对于后辈的殷切希望,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我的学业,用自己的青春与努力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徐毕卓口中的人就是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

高鸿

高鸿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在极谱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悬汞电极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他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示波分析方法,开辟了分析化学的一个新领域。

热爱祖国,甘于奉献

年,高鸿在陕西泾阳县出生,父亲高季维参加过辛亥革命,曾在于右任先生领导下工作。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高鸿的童年充斥着战乱、饥荒、蝗灾、霍乱等灾祸。在他不满1岁时,父亲遭遇敌人伏击,不幸离世。15岁那年,母亲也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虽然少时命途多舛,但高鸿从没有放弃学业,他跟随堂叔先后在南京、扬州、西安等地求学。

年,高鸿考入位于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他通过了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自费留美考试,并在于右任先生的资助下顺利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就读。年高鸿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

高鸿(后排左五)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同学合影

年2月,高鸿主动终止尚未到期的工作合同,放弃了优裕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决定回到祖国。

在写给未婚妻的信上,高鸿说:“我知道国内硝烟弥漫,生活艰难,工作条件差,但我宁愿回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愿有国不能回。”

直到现在,高鸿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梁园虽好,并非久留之地,我应该为我的祖国和同胞服务,我的事业在祖国。”

回国后,高鸿进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高鸿(前排左二)与中央大学化学系师生合影

高瞻远瞩,扎根科研

高鸿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极谱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斐然。

极谱分析是一种将被分析溶液放在一个具有低汞电极的电解池中进行电解,并根据所得的电流-电势曲线来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虽然高鸿在极谱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然而,据高鸿的学生毕树平教授回忆,高鸿当年留学学的不是极谱而是X射线,毕业论文也是X射线,他只学过一个月极谱。之所以回国后做极谱分析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因为当时国家做射线的设备不足,仪器跟不上,二是因为极谱分析成本低且社会应用广泛。

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美国对中国的严格限制,高鸿可以借鉴的文献资料有限,文章里的公式都是他一步步试验推导出来的。

高鸿时时刻刻以祖国的需要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在科研方面善于学习,勤奋钻研。他先后提出了恒电位汞齐电极扩散电流理论、交流极谱、方波极谱和示波极谱催化电流理论等,自行设计、安装了多种极谱仪,并利用这些仪器做验证试验,他提出的极谱电流公式为近代极谱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悬汞电极理论的研究方面,高鸿不仅解决、澄清了几个理论上长期存在的争议,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美国著名分析化学家I.M·Kolthoff和他的学生曾经试图验证恒电位伏安法悬汞电极扩散电流理论公式,但是未获成功。此后有许多学者也进行过探讨,但实验均告失败。高鸿找到了合适的体系和实验,圆满地验证了这一理论公式。他还和他的研究生张长庚提出了球形汞齐电极的扩散电流公式,并进行了验证。

在此基础上,高鸿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金属在汞内扩散系数的方法,既简便又准确,克服了经典方法的缺陷,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好的方法之一。年9月,他们的论文《悬汞电极的研究V.金属在汞中的扩散》在《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这比美国及波兰同行发表的时间都要早。

年,高鸿(前排左四)参加长春全国

年,高鸿的“近代极谱分析研究基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年,高鸿教授和张祖训教授的学术专著《极谱电流理论》出版,此书问世后很快销售一空;年获得第4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高鸿开辟了新的电滴定分析领域——示波滴定法。示波滴定法具有操作方便、仪器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改变了常量分析的落后状态,在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极大成功。

年高鸿与高校化学学报编委会会议代表合影(左起:高小霞,徐光宪,戴安邦,高鸿)

年,高鸿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示波滴定的书。此项工作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的支持,该委员会在年举行了专门的学术会议对高鸿的《示波滴定》一文进行讨论,认为这类方法很有用处,应向西方介绍。

高鸿查阅资料

高鸿擅长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预见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学科中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高鸿便预言分析化学与统计学、数学密切结合的年代即将来临。年5月,高鸿在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座谈会上做了“分析化学现状与未来”的主题报告。

后来,“分析化学现状与未来”报告与其他二十多个报告汇集成《分析化学前沿》一书,为国家制定“八五”学科规划提供了背景材料和依据,成为我国分析化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指南。

高鸿(左五)与其同事合影

辛勤耕耘,忠于教育

在从事化学教育的几十年时光中,高鸿一直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桃李满天下。

高鸿(右四)与研究生合影

在教研方面,50年代中期,应国家在分析化学人才和仪器分析教材之急需,高鸿潜心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仪器分析》教材,开创了我国仪器分析教育的先河。

这本书虽然是在解放初期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写成的,但书中收录的每一个实验高鸿都亲自动手操作。这本书对当时全国有关大专院校和工矿企业开展仪器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了几代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深受书中内容的启发,曾在公开场合称:“高鸿是我的老师”。年,《仪器分析》第三版获国家级优秀图书奖。

高鸿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师生合影

在授课方面,作为一名南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高鸿不仅治学精神严谨,治学方法高超,而且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和工作。

南京大学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高鸿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这份报告字迹认真工整,条理清晰,结果正确,是学生们学习的宝贵材料。

高鸿年念大学时的无机实验报告

年,中国教育工会南京大学基层委员会授予高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条幅,足以证明其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的精神品质。

高鸿指导学生做实验

高鸿对于教育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方面,还体现在他对于中国档案工作的思考与贡献上。档案工作不仅能够保存科研资料,方便学术研究,也能检阅学校成果,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与科研、教学紧密挂钩。

年初,南京大学建立“名人全宗”档案,高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南京大学档案工作的开展。他将自己的论文手稿、笔记、业务通讯、科研资料以及证书等一一作了整理,所有零散的图片背后都标注上了文字,详细说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产生的作用,足足整理出了多袋资料送到档案室。

高鸿在实验室

此外,高鸿在南京大学开展的“名人全宗”研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为中国人民大学和金陵职业大学档案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讲解,极大地推动了省内外高校对于建档工作的开展,从而带动了相关科研、教学领域的发展。

饮水思源,回归故里

年,已经74岁高龄的高鸿面对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情形,不顾年已古稀,主动要求从南京大学调到西北大学工作。他希望为家乡发挥余热,支援西北大学科教事业的发展。

回到故乡后,高鸿被西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任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电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立志促进分析化学向综合的分析科学进行转变。

随着西北大学电分析化学研究所成立,分析化学研究工作逐渐步入高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带动了西北大学整个化学系的发展。

高鸿(前排正中)与中学师生合影

高鸿说:“我是陕西人,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高鸿的这种精神,正如教育部的赠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高鸿一生为人清白耿直,待人接物平易随和。凡跟他接触过的人,无不折服于他的谦逊和大度。他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年6月,高鸿在南京逝世后,他的子女遵照其生前遗愿,联合家乡热心教育的公益人士捐赠善款万元,共同发起成立了泾阳县“高鸿奖学金”。这一奖学金既是对于家境贫困、学业上进的青少年的鼓励,也是高鸿饮水思源的精神传承。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高鸿院士口述访谈资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西北大学电分析化学研究所,《德高望重的分析化学家和分析化学教育家—高鸿》,《分析化学》,年6月,第6期,~页

3.《分析化学》编委会,《高风亮华夏鸿业昭学界——热烈祝贺我国著名化学家高鸿院士九秩华诞》

4.操时杰,《介绍我国第一部极谱分析理论专著——〈极谱电流理论〉》,《中国科学院院刊》,年第4期

5.汪尔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祝贺著名分析化学家高鸿教授八十华诞》,《分析化学》,年6月第6期,~页

6.宋俊峰,《我的事业在祖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年第4期

7.士心,世同,《这是国家的重要事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鸿先生谈档案工作》

8.李茂山,《著名电分析化学家——高鸿》,《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年第12期

9.高鸿,张长庚,《悬汞电极的研究Ⅴ.金属在汞中的扩散》,《南京大学学报》,年第3期

10.《分析化学家高鸿他把“高深莫测”变成“高深可测”》,现代快报

11.《高鸿院士的“分析人生”》,西北大学新闻网

12.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0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