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肾小球硬化症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是蛋白尿、身体水肿、高血压和贫血以及肾衰竭等。有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出现泡沫尿一定是肾脏受损,这真的如此吗,不妨来看一看。
糖尿病出现泡沫尿一定是肾脏受损吗?糖尿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并不代表着肾脏一定受损,还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如憋尿时间太长、马桶中洗涤剂没有冲洗干净、排尿冲击力大等都会使得尿液上有泡沫。不可否认,尿液中的蛋白质可改变尿液表面张力,使得尿液泡沫难以消散。
但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又或是服用能促进尿糖排泄的降糖药,可增加尿液中葡萄糖排泄量,改变尿液表面张力,从而引起泡沫尿。还有,泌尿系统感染者由于太多炎性物质进入尿液,使得尿液中出现泡沫。若糖尿病患者总是出现泡沫尿,医院做肾功能和尿白蛋白检测,看看到底是不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肾脏?1、稳定血糖达标
若想要预防糖尿病肾病,根源就是稳定好血糖。之所以出现糖尿病肾病主要分为2个方面,第一,持续性高血糖可升高肾脏高滤过压力,增加其负担,甚至使得肾脏过滤功能异常;第二,持续性高血糖可影响肾脏小动脉健康,诱发肾脏小动脉硬化。由此可见,只有保证血糖稳定达标才能减轻肾脏负担,预防肾小球动脉硬化。
2、纠正不良的习惯
高盐和高油饮食、经常挑食和偏食、总是憋尿和喝水不足等都会损害肾脏,因此应培养主动喝水的习惯,采取低盐饮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憋尿,同时有足够睡眠,合理安排作息,适量摄入维生素。
3、稳定血压
糖尿病患者除了稳定好血糖外,也不能忽略血压,因为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持续性高血压可损害肾脏。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80毫汞柱以下。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是不错的选择,不仅仅降血压,而且也能降低肾脏过滤压力,改善蛋白尿。
4、定期监测
糖尿病患者至少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白蛋白肌酐,这两个指标能及早发现肾脏早期损害。一旦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应及早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与此同时做好生活干预来保护肾功能,避免发展成肾衰竭或尿毒症。
温馨提示
血糖居高不下或血糖波动幅度太大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严格控制血糖,同时稳定好血压、血脂和尿酸以及体重等各种指标。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低钾低蛋白质的饮食结构,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从蛋类、奶类和瘦肉中获取优质蛋白质,少吃植物蛋白。与此同时多留意自身症状,当出现大量泡沫尿、四肢水肿和腰酸腿肿时应及早诊断。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