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霸主,也是第一个建造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防盗机关多样的地下陵墓的帝王。他的陵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没有揭开。这座神秘的地下王国,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它又是如何建造和保护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秦始皇陵墓中的9大未解之谜吧!
谜团一:幽幽地宫有多深?
秦始皇陵墓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占地56.2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园。陵墓主体呈方形,四周有内外两重城墙,周长约6.3公里。陵墓中心是一座高约76米、底边长约米的土丘,即秦始皇地宫所在地。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地宫“穿三泉”,而《汉书》则说“已深已极”。这意味着地宫挖到了极深的地方,但具体有多深呢?
有人曾经推测,秦始皇地宫深度可能达到了米至米。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惊人,但也很不合理。因为如果地宫挖到这么深,不仅会遇到排水难题,还会导致渭河水倒灌地宫的危险。而且,当时的技术水平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程。
根据最新的考古勘探资料,秦始皇地宫实际长米,南北实际长米,总面积4平方米。秦始皇地宫是秦汉时期最大的地宫,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深而宏大的地宫为垂直穴位式。根据目前的勘探结果,应该说地宫坑口底部的实际深度约为28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6米。这个数据虽然没有之前推测的那么夸张,但也足以让人惊叹。
谜团二:地宫有多少扇门?
如果你想进入秦始皇地宫,你可能会遇到一个难题:你不知道该从哪里进去。因为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还没有找到任何可以通往地宫的入口或通道。那么,秦始皇地宫到底有没有门呢?如果有门,又有几扇呢?
其实,《史记》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是没有引起学者的注意。《史记》明确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皆藏闭无复出者。”这里提到了中羡门和外羡门,由此可以推断,还有一个内羡门。也就是说,秦始皇地宫有三道门,分别位于地宫的内、中、外三层。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的是“闭”字,外羡门用的是“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是从上到下放置的。中羡门可以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个无法打开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类似于中羡门。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那么,这三道门的作用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这是为了防止盗墓者进入地宫而设置的。因为一旦进入地宫,就会触发自动发射的弩机关。而且,这三道门也可能有其他的机关或陷阱,让盗墓者无法逃脱。所以,即使你找到了地宫的入口,你也不敢轻易进去。
谜团三:地宫上具天文怎么解释?
秦始皇地宫不仅有地理之美,还有天文之奇。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难道秦始皇地宫上面有星空吗?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该是在墓顶画日月星图,今天可能还保存在临潼始皇陵。”近年来,在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面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面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始皇地宫上部可能有更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是以水银为代表的山川地理。
在这个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依然可以“仰望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谜团四:地宫埋水银的谜团
秦始皇陵墓中最神奇的一件事情就是埋了大量的水银。《史记》和《汉书》都记载了秦始皇陵墓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情景。但是,陵墓中是否真有水银一直是个谜。因为水银是一种有毒、易挥发、难以保存的物质。如果真有水银,又是如何埋藏和保护的呢?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始皇陵墓中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地质专家常勇和李同先生两次来到陵墓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陵墓封土样品中确实出现了“汞异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史记》中关于在秦始皇陵墓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陵墓中埋水银呢
一种说法是,水银是为了模拟秦始皇的帝国,以及他对永生的追求。《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意味着,秦始皇用水银来制造了一个缩小版的中国地图,包括了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而且,这些水银还可以通过机关来流动,仿佛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秦始皇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死后继续统治他的帝国,也表达了他对永生的渴望。
另一种说法是,水银是为了防止尸体和随葬品的腐烂。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它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从而延缓尸体和随葬品的腐败过程。古代埃及人也曾经使用过水银来制作木乃伊。秦始皇可能借鉴了这种方法,用水银来保存他的遗体和财宝。
还有一种说法是,水银是为了防止盗墓者的入侵。水银不仅有毒,而且会蒸发成汞气,汞气可以导致人类中毒、神经损伤、甚至死亡。秦始皇可能利用了这一特性,在地宫中设置了各种机关陷阱,利用水银和汞气来攻击和杀死盗墓者。
谜团五:地宫中有多少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最著名的发现,当属年在陵墓东侧1.5公里处发现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被认为是秦始皇地宫的外围防御力量,是秦始皇为了在死后继续统治天下而制造的。但是,这些兵马俑究竟有多少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和排列的呢?
根据考古发掘和勘探结果,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长米,宽62米,面积14平方米。一号坑中有三个排列整齐的步兵方阵,共有多个兵马俑和50多辆战车。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方向20米处,呈L形,长米,宽96米,面积平方米。二号坑中有四个不同类型的军队组成:步兵、骑兵、战车和弩手。二号坑中有多个兵马俑和多匹战马。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北方向25米处,呈凹字形,长17.6米,宽21.4米,面积平方米。三号坑是一个指挥部,中间有一辆高台战车,周围有68个高级将领。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估计秦始皇陵墓中至少有多个兵马俑和多辆战车。这些兵马俑按照不同的军种、职务、服饰、武器等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和彩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是秦始皇地宫中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谜团六:地宫中是否有真人?
除了兵马俑之外,秦始皇地宫中是否还有真人呢?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问题。因为据《史记》记载,“始皇既没世,诸侯并起兵攻秦。陈胜、吴广等破阿房宫。至临潼县界而还。”这意味着,在秦始皇死后不久,就有人试图攻打他的陵墓。那么,在这场混乱中,是否有人进入了地宫呢?如果有人进入了地宫,他们又遭遇了什么呢?
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宫中是否有真人。但是,有一些传说和推测可以让我们想象一下可能发生的情景。一种说法是,在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并下令将所有参与修建地宫的工匠全部杀死,并将他们埋在地宫里。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地宫的秘密不被泄露。
另一种说法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有一些士兵和百姓冲进了地宫,想要抢夺秦始皇的财宝。但是,他们却触发了地宫中的机关,被射死或者活埋在地宫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秦始皇死后,他的后宫妃嫔也被强行送入地宫,陪伴秦始皇在死后的世界。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考古的证实,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如果地宫中真的有真人,那么他们的命运一定是非常悲惨的。他们可能在黑暗、寂静、恐惧的环境中度过了余生,或者在机关、陷阱、毒气的威胁下死去。他们可能见证了地宫中的奇观,也可能只是成为了地宫中的尸骨。
谜团七:地宫中是否有秦始皇的遗体?
秦始皇陵墓中最大的谜团,当然是秦始皇本人。秦始皇的遗体是否真的埋在了地宫里呢?如果埋在了地宫里,又是如何保存和防腐的呢?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死于公元前年九月,在沙丘平台。他的遗体被用牛车运回咸阳,然后再用车驾送到骊山陵墓。这个过程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为了掩盖秦始皇的死讯,胡亥和赵高用鱼腥草和五谷杂粮来遮挡尸臭,并派人沿途扮作秦始皇与群臣对话。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局势,防止发生政变。
那么,在这两个多月里,秦始皇的遗体是如何保存的呢?有人认为,当时可能使用了一种古代防腐剂——蜜蜡。蜜蜡是由蜂蜜和蜂蜡混合而成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杀菌和防腐作用。如果将尸体浸泡在蜜蜡中,就可以有效地延缓尸体的腐烂。这种方法在古代埃及也曾经使用过。
如果秦始皇的遗体真的用蜜蜡保存了下来,并被埋在了地宫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期待着看到一个完整无缺、肌肤如玉、容貌不变的秦始皇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因为目前还没有人进入过地宫,也没有人见过秦始皇的遗体。也许只有等到地宫被打开的那一天,我们才能揭开这个谜底。
谜团八:地宫中是否有珍贵文物?
除了秦始皇本人之外,我们还对地宫中是否有珍贵文物感兴趣。因为据《史记》记载,“以珠玉满槨”,“以金为器”。这些珠玉和金器都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又代表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地宫中的珠玉和金器,也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形状、数量、质量和用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和推测,来想象一下地宫中可能存在的珠玉和金器。
一种线索是,秦始皇陵周围已经发现了一些珠玉和金器的残片或者模型。比如,在兵马俑坑中,就发现了一些金银饰品、玉器、铜镜等物品。在陵墓西侧的一座小墓中,还发现了一个金饰的铜车马模型。
这些物品可能是地宫中珠玉和金器的缩小版或者样品,也可能是地宫中珠玉和金器的辅助品或者替代品。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地宫中的珠玉和金器有着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造型;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地宫中的珠玉和金器有着更加难以想象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种线索是,秦始皇陵的建造参考了秦都咸阳的布局和规模3。咸阳是秦朝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丽的城市之一。
咸阳有着宏伟的宫殿、庭院、祭坛、园林等建筑,其中充满了各种珠玉和金器。比如,《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建造了一个名为“无忧宫”的巨大建筑群,其中有“以金为柱”的“百戏观”,“以金为壁”的“九重观”,“以金为梁”的“千秋观”等等。
这些建筑都使用了大量的金器来装饰和支撑,显示了秦始皇对金器的喜爱和重视。如果秦始皇陵是咸阳的缩影,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地宫中也有类似的建筑和装饰,也许还有更多更奇特的珠玉和金器。
还有一种线索是,秦始皇陵的设计反映了秦始皇的思想和信仰。
秦始皇是一个野心勃勃、权力至上、法家主义的君主,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制,也追求永生不死。他曾派遣徐福等人出海寻找仙药,也曾服用含有水银的丹药。
他认为自己是天子,拥有天下万民和万物。他希望在死后继续享受他在生前所拥有的一切,也希望在死后继续统治他所创造的帝国。
因此,他在陵墓中安排了各种奇珍异宝,以满足他对财富、美色、荣耀、权力等方面的欲望和需求。这些奇珍异宝可能包括珠玉和金器,也可能包括其他更稀有更神奇的物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地宫中的珠玉和金器有着非常高的质量和数量,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象征和意义。它们可能是秦始皇的财富、地位、信仰、欲望的体现,也可能是秦始皇的梦想、幻想、妄想的投射。
它们可能让我们惊叹、羡慕、敬畏,也可能让我们震惊、厌恶、怜悯。但是,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和想象,真正的答案,还需要等到地宫被打开的那一天,才能揭晓。
谜团九:地宫中是否有机关陷阱?
秦始皇陵墓中最令人惊恐的一件事情,就是地宫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机关陷阱。这些机关陷阱是为了防止盗墓者进入地宫而设置的,一旦触发,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那么,地宫中到底有没有机关陷阱呢?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呢?
《史记》和《汉书》都记载了地宫中有机关陷阱的情况。《史记》说:“以机发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汉书》说:“以机发矢,人至辄射。”这两句话都说明了地宫中有自动发射的弩箭机关,可以对接近者进行攻击。这种机关可能利用了水银或者弹簧等原理,使得弩箭可以在一定的距离或者角度下自动发射。这种机关的威力不容小觑,可以轻易地穿透人体。
除了弩箭机关之外,地宫中还可能有其他类型的机关陷阱。比如,地宫中可能有滚石、坠斧、毒气、火焰等等。这些机关陷阱可能隐藏在地宫的入口、通道、墙壁、地板等处,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触发灾难。所以,即使你能找到地宫的入口,你也不敢轻易进去。
秦始皇陵墓中的9大未解之谜,只是我们对这座神秘地下王国的一些探索和想象。真正的答案,还需要我们用科学和智慧来揭开。但是,在我们揭开谜底之前,我们也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遗产和环境。秦始皇陵墓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