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方面美国可谓一枝独秀,猎户座裂变核动力飞船已经研发成功了。原理就是有节律的弹射微型原子弹,不停的爆炸产生反作用力推动万吨的巨型核动力飞船。美国开始是用微缩版的飞船做实验,使用的传统TNT炸药模拟实验,在微型核弹方面是由真实实验。技术虽然研发成功了,所有方案都达到要求了,但是因为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性环境污染,所以计划胎死腹中。假如当时掌握清洁可控核聚变,当时就可以做到了短期内星际飞行了。
我国也应该验证类似技术,可以使用我们研发的全氮阴离子盐或者金属氮做验证实验,如果技术可行可以考虑在清洁氢弹研发成功之后上马核动力巨型飞船。其实聚变核动力飞船比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技术难度还要低,因为聚变核动力飞船使用的是不可控核聚变技术,说白了就是微小型情节清单。非可控氢弹技术对几个核大国来说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清洁氢弹研发有一定难度,能否用简单的方法实现非可控清洁聚变弹是关键。实现的途径无非就是四种:磁约束聚变;惯性约束聚变;μ介子催化聚变;高含能材料催化聚变。
聚变版本的猎户座英国已经有人提出了方案,代达罗斯计划(ProjectDaedalus)就是英国提出方案。正因为聚变核动力飞船是非可控核聚变,也就是清洁氢弹,所以比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更容易实现。但是微小型氢弹引擎不能用微型原子弹,原子弹做扳机依然会有放射性污染。虽然没有猎户座严重,因为是在大气层内起飞,依然会导致大量放射性污染。需要成千上万颗微型氢弹不间断爆炸,原子弹做引擎会严重危害到人类生存环境,所以必须使用清洁引擎引爆氢弹的装置。在磁约束聚变、惯性约束聚变、μ介子催化聚变、高含能材料催化聚变清洁引爆装置中,高含能材料催化聚变最适合。因为我国已经掌握了全氮阴离子盐、复合氮、金属氢和金属氮四种超高含能材料,好像具备引爆清单的条件了。
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需要很大的设备,所以用于聚变版本的猎户座有点不太适合,μ介子催化聚变因为μ介子的寿命短也不太适合。唯有高含能材料这条路最适合了,高含能材料有全氮阴离子盐、复合氮、金属氢和金属氮,其中金属氢和金属氮对条件的要求很高。所以只能在全氮阴离子盐和复合氮中选择了,这两款超高含能材料都比较不错,但是能不能达到氢弹引爆的条件依然值得商榷。据说红汞氢弹已经研发成功了,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引爆氢弹,这种方法作为清洁氢弹也比较不错。如果针对存在红汞氢弹,马上就可以实施聚变版本猎户座,人类离星际航行的时间就更近了。把庞大而航母送到太空都不成问题,登月和登火星都是小菜一碟,小行星采矿也会成真。